老年人的听觉器官发生老化后,对某些频率的声音(主要是高频部分)灵敏度变差(就像眼睛出现色盲),而有些频率的声音仍然能听得见。那为什么听女高音时所受影响不大呢,不仅老年的听力损失以高频为主,而且在所有听力损失的案例中,高频损失所占的比重相当大。
1、老年性听力损失都是高频很差,为什么反映听女声高频反而听的好呢?
不仅老年的听力损失以高频为主,而且在所有听力损失的案例中,高频损失所占的比重相当大。那为什么听女高音时所受影响不大呢?大家知道人耳的听音范围一般在20~20000Hz之间,超出这一范围人的耳朵也是听不到的(但大象可听到1Hz、猫可听到50KHz),所以人们把超过20KHz划分为超声波,低于20Hz为次声波,
能使人感到很尖很刺耳的声音,实际上是并不是真正的高音,而是在人耳听音范围的中间位置。真正的高音是乐队中的沙锤、镲片等,它们的泛音频率往往都在10KHz以上,因为既使是听力正常的人,对于10KHz以上的听音能力已经开始严重衰减,所以我们感受不到这些高音的震撼和刺耳。一般情况下老年性耳聋主要损失的是8000Hz以上的频率,而女高音的频率区间基本都在4000Hz以下,故基本没有受到影响,
但高于8000Hz的频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是无处不在,我们平时听到各种声音频谱实际上是非常复杂的,既使是男低音或低音乐器(比如大提琴),也是含有10KHz以上成份的,这些高音成份会让你感到声音通透并具有很强的临场感。高音听力的损失还会让你丧失辨别声音细节的能力,这也是很多听力损失的人并不是听不到你说话,而是听不清你在说什么的原因,
2、为什么老年人听得到声音,却听不清楚,听不懂?
完整的声音包含了各种频率。老年人的听觉器官发生老化后,对某些频率的声音(主要是高频部分)灵敏度变差(就像眼睛出现色盲),而有些频率的声音仍然能听得见,在这种情况下,老年人能感知到的声音是不完整的声频,虽然响度感还有,但是由于听不见决定声音清晰度的高频部分,所以能听到声音,但不清晰。一个正确的助听器应该能放大老年人灵敏度差的那些频率的声音,且不同的频率因灵敏度不同而放大倍数也应不同,
助听器不能把所有频率的声音都放大,把所有频率的声音同等放大是不会改变声音的清晰度的,反而会让人感到更不舒服,所以助听器的配制是很复杂的(很多没有经过听力测试直接就拿来用,并可以由自己调整音量大小的助听器就是这种情况)。另外,助听器没有像眼镜那样有“度数”的概念,也没有“放大倍数”的提法,在生活实践中选用助听器时,通道数(频率点)越多越好!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选用多通道的。
3、为什么耳聋多发在老年?
随着年龄增长,身体不同组织、器官都会慢慢地衰老,累及听觉系统时,会出现听力减退,言语分辨失真,即为老年性耳聋,衰老是自然规律,尚无确切有效的方法来逆转衰老过程。改善生活或工作环境,降低或消除噪声;尽量少吃高脂肪食物,多吃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以及蛋白质较多的鱼肉和牛羊肉;戒除不良嗜好,特别是抽烟和饮酒,
核桃肉、芝麻、花生、白果、松子肉、深海鱼油等有补肾健脑、开窍益聪的功能,可多食用,有益于预防老年性耳聋。老年性耳聋首先表现为对高频声音敏感度降低,听力减退从高频开始,常先听不到与他工作和日常生活无关的声音,如“吱吱”的虫叫和“啁啾”的鸟鸣,随后逐渐听话不便,对低声的言语,需用手掌挡在耳后倾听,老年性耳聋还具有以下特点:1、听力下降进展缓慢,经年累月后才被发觉。
2、常有听觉重振现象,即患者常述“别人说话低声时听不到,但大声时又觉得太吵”,3、语言分辨率与纯音听力不成比例,多数情况下纯音听力减退不及语言听力严重。4、可伴有耳鸣,常为高频声,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到医院检查,排除有明确病因的听力下降,如药物中毒性聋、噪声性声损伤、慢性中耳炎及听神经瘤等,[33]。
文章TAG:老年人 高频 听觉 丧失 声音 老年人为什么丧失高频听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