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学中医,最好的途径就是中医师承,中医师承作为中医文化传承的重要模式,几千年来为中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医师承之路应更为宽广,放宽师承指导老师的准入条件是十分有必要的,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考核(临床实践技能)(1)基本操作中医四诊、针灸、推拿、拔罐、常见急症针灸技术应用等中医临床技术。
1、中医师承怎么找老师?
谈一谈学习中医的一点体会,其实很多志愿于学习中医的年轻人都是没有基础的爱好者。建议一开始不需要去寻找老师,客观来讲好的老师也是可以不可求的机缘,可以先从阅读学习经典做起,其中认真通读学习《黄帝内经》,这部书中医基础理论的集大成者,可惜我们现在的医学院教育并不是很重视内经的研读。以至于很多中医学博士都没有认真通读过这部书,
悲哉,可以想象按照西医的教学课程和培养方式出来的中医学院医生不会用中医思维治病就可以理解了。其次认真阅读《神农本草经》同时配合中药四百味以及任之堂医馆出版的《药性赋白话文讲记》这套系列书参阅对照学习,另外建议每一味药一定要采购10到50克,用特制熟料罐或者袋子保存好,在学习每一味药的时候要认真品尝一下气味,理解药性归经,加深记忆。
这一点极其重要,我儿时追随曾祖父路凤翔老先生学习中医就是按照这种方式进行学习,因为有家传医馆所以具备这种便利。至今依然清晰的记起初次品尝这些药物的感觉,等这些基础学习差不多的时候可以认真学习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以及《金匮要略》,重点掌握六经辩证的基础理论和张仲景的用方特点,而且这里面的大部分经方现在依然还是临床治疗的常用方。
于此同步可以开始背诵学习《汤头歌诀》,除了用心记忆以外,关键是理解这些经典方剂的加减组方规律,以上工作算是小白学中医的基础工作,到此基本就可以认真学习名家的专著和医案选了。个人推荐大医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该书凝聚了张锡纯先生一生的医学经验,而且该书医案详实可靠,遣方用药讲究实际,可谓是近现代的中医学习的一部佳作。
其他的医案选集很多,在中医历史上可谓是名家辈出,至于想选何人的医案认真研究还要考虑自己的未来医学方向定位,另外叶天士先生的医案也很棒,至于拜师学医我认为研究学习完内经和药性基本就可以考虑拜师了。当然如果能够将以上几项内容学习完在拜师就更为完美,以上几点体会仅供同仁和有志于学习中医的年轻人参考,特别是在没有合适的学医场所和老师的前提下。
当然如果可以找到在医疗机构学习的机会那是最好的,一方面可以亲近接触药物,利用抓药配药的机会增强感性认识,加深对每一味药的药性归经剂量的使用理解,另外可以亲自看到老师的诊断开方过程,这基本就是跟师学习的机会了。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年轻人都具备这样的机会,以上几点乃个人体会,仅供同仁批评指正和有志于学医而且无医学基础的年轻人参考。
2、中医师承老师的标准是什么?
中域教育为您做出解答:随着现在国家对中医的重视度提高,再加上越来越多的人注重中医养生,从而喜欢上了中医,就出现了很多的人想要学习中医,但是中医,不仅仅想学就可以学的,医学是神圣的,中医更是要求更高一筹。现在学中医,最好的途径就是中医师承,中医师承作为中医文化传承的重要模式,几千年来为中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随着报名师承的人员逐渐增多与时间的发展,现行的师承模式也暴露出来一些问题。中医师承之路应更为宽广,放宽师承指导老师的准入条件是十分有必要的,最新的办法规定,师承人员的指导老师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一)具有中医类别中医或者民族医专业执业医师资格;(二)从事中医或者民族医工作15年以上,或者具有中医或者民族医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三)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独特的技术专长;(四)遵纪守法,恪守职业道德,信誉良好;(五)在医疗机构中坚持工作实践,能够完成教学任务。
文章TAG:师承 中医 老师 标准 中医师承老师需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