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大学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我想这个问题得分开来看了,科研人才的培养,是目前除了高职类技能培养院校外,其他大学的教育目标,因为教育方针明确指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也就是培养的人必须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
1、大学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大学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我想这个问题得分开来看了。大学教育的目的,粗略来看可以分为为社会和国家培养技能人才还是科研人才的区分,我曾经在一所刚升为高职的民办学院工作过,目前就职于省教育厅直属的二本综合类院校。民办学校的学生,相对来说起点比较低,高考成绩也不甚理想,可能用不甚理想来形容民办高职的学生来说比较客气了,他们的高考成绩有些200分不到,基础之差,可能各位无法想象,
要想培养这样的学生日后成为社会的精英,估计那是天方夜谭。那么高职院校的学生难道就没有培养前途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国家设置高职类院校,显然已经考虑到了这一问题,高职类的大专院校,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合乎社会要求的技能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的素质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职业技能,它是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首要目的,
其次是职场的应变能力,它包括了技能型人才能够灵活、适时地应对职场要求变化的能力。第三就是是专业的创新能力,高职院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同样需要具备比较强的创新能力,高职院校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是一个动态过程,在学校的学习过程,培养的学生好比流水线上的“半成品”,之后必须通过顶岗实习、订单类企业培养、校内外实训、模拟生产性和生产性实训等将“半成品”培训成为成品,实现高职类技能培养院校与社会上的企业在人才培养与使用的零距离。
科研人才的培养,是目前除了高职类技能培养院校外,其他大学的教育目标,当然也不是绝对的,2014年5月,国家教育部针对高校改革的方向已经明确,要将全国1200多所高校中的600所转型为职业技能型大学。但是现在存在的问题是有些高校教师,以科研人才的培养之名,投入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到科研当中,挤压了学生的教学时间,
在教学的过程中呢,教师缺乏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求知的热情,导致学生得不到真正的引导。科研人才的培养,决不能只是一句空话,应该落实到实处,让学生学有所成,最近我的一位同事,告诉我,他的母校的某些导师,承担了本科生教学任务的,直接抓来投入到自己的科研当中,因为科研与所教授的本科课程之间,联系不大,使得本科生投入的热情也不高。
2、现在中国式教育是在培养什么,教育的目的又是什么?
从整个历史纬度看待中国式教育,我们曾经创造了伟大的四大发明,也经历了汉唐盛世四方来朝的辉煌,可以说无论是文化艺术、科技成果还是社会治理都对人类社会做出过卓越的贡献,只是近代被列强劫掠,这是每个中华儿女心中抹不去的伤痛,但和财富的被掠夺相比,文化的渗透更为严重,以致我们一些人崇尚外来文化而对自己的一些优良传统提出质疑,教育就是其中之一,个人以为中国式教育首先培养的是关于人的纲常伦理,和合共处的处世之道,自强不息的进取品格,我们的人才培养首先要立足于“人”的成材。
3、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非常感谢题主的原创问答,看见这个问答,我仿佛看见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善于思考的,大爱的教育工作者。希望将问题提出来让大家群策群力的反思,希望引导所有教师更好的践行教育的正确方向,学习了人本主义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师,学习了自动自发的家庭教育课程,我想谈谈自己认为的教育的终极目标: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为成长环境不同,先天禀赋不同,年龄性别不同,所受教育的不同,我们不可能千篇一律的要求所有孩子十全十美,不可能要求大象和猴子比爬树,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有TA自己的最擅长的方面。
文章TAG:教育 目标 终极 中国教育目标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