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填报志愿,能避免高中之间分层和拉大差距提前报志愿,就意味着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考前填报志愿确实有很多弊端,提前报志愿,能够让学生提前做好预期当填报志愿的时候,学生也能根据自己平时的综合分数去评估,为什么部分地区还要实行提前报那,中考是一个拉锯战,尤其到了最后两个月,特别关键。
1、中考为什么要估分报志愿,一直想不明白这件事?
估分报志愿一般是根据自己一模二模成绩来总体规划填报的。这主要是为中本贯通和中高职,中职和高中录取做准备,一模二模成绩一般都有区排名,学校根据学生的一模二模成绩和招生计划非常保守的划出市重点高中区排名要在多少名之内,区重点高中区排名多少名之类,普通高中区排名多少名之类还有冲重点高中无望,是选择普高,中本,中高职,中职?是要考虑得非常清楚的,如果提前批被录取,后面志愿就会作废。
2、为什么中考不是考试完以后填志愿?
马上又到了初三学子填报志愿的时候,每年到这个时候,身在上海的胡老师,都能接到很多初三家长的咨询,到底怎么报?是报平行志愿?还是走中本贯通那?其实考前填报志愿确实有很多弊端。比如每年家长、学生、老师都备受煎熬,要结合学生的二模成绩,推测可能在本区的排名、揣测录取分数线等一系列问题,同时还要耗费家长的大量精力、财力、人力去咨询等,
就像上海今年的初三很难受,因为一些原因,教育局规定不允许公布学生的成绩和排名。那么提前报的弊端就更明显了,学生和家长没能从二模成绩中,得到有效的信息,如果仅仅是结合一模,提前报肯定会有很多不符合实际的。最后可能会出现很多和学校擦肩而过的情况,造成一辈子的遗憾和后悔,那么为什么部分地区还要实行提前报那?我认为有以下两点原因:1、提前填报志愿,能避免高中之间分层和拉大差距提前报志愿,就意味着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那么就会出现一种特殊情况,好学生可能会低估自己的分数,最后去了一个相对差的学校,对这个相对差的学校来说,那么这个学校的生源就会得到一部分优化。这样会造成,学校之间的差距从生源上来看,不会差别特别大,长此以往,就会出现一个情况,高中学校可能会出现一超多强的情况。除了市重点外,其他的区重点之间彼此差距不是特别大,
部分学校由于有自主招生,所以解决了一类高中录取优质生源的问题。当然我认为,高中学校之间的生源竞争,要通过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水平,以此来吸引优质生源,真的不宜通过政策去保护部分高中的权益。2、提前报志愿,能够让学生提前做好预期当填报志愿的时候,学生也能根据自己平时的综合分数去评估,如果想去一个梦想中的学校,差距分数不太大,也能警醒学生,为了追求梦想去努力。
中考是一个拉锯战,尤其到了最后两个月,特别关键,每年胡老师都会碰到那些前期水平很好,但是后期两个月突然之间就坚持不下去了,感觉自己太累,挺不住的学生。这个时候,当临近提前报志愿的时候,我都会和学生沟通,要咬牙挺住,为自己的梦想去坚持拼搏,所以,提前报志愿也相当于给所有的毕业班们,吹响了战斗的号角,最后的决战到来了。
3、填报中考志愿时,你会选择班主任给你推荐的学校吗?为什么?
家境不太好的内弟,把他的孩子弄到一所民办学校读初中,由于周围的同学大多富裕家庭出身,那孩子心里逐渐自卑,性格也越来越孤僻,当然人也就孤独,到后来与父母都隔阂他成绩还不错,面临中考志愿,班主任劝他留在那个学校读高中,还答应学费全免,如果成绩再好点,什么费用都不交,面对如此诱惑,我们征求他的意见,他说不,整死都不。
尊重他,报了另一所高中,也如愿考上,这才过去的那一个学期,他明显开朗了许多,自信了许多,学习自主性更强。让我们特意外的是,期末全市几万高一学生统一考试,他总成绩位列全市第二名,故事无他,唯想说明,尊重他的意愿、适合他身心健康发展才是最重要的,如果班主任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站在对学生个性充分了解的角度来提出建议,推荐学校,而且孩子也不反对,你家长也觉得不错也认可,那么,这个顺水人情就送给班主任吧,何乐而不为呢?绝大多数班主任都是能为孩子考虑的,可以好好斟酌其推荐。
文章TAG:中考 志愿 估分报 为什么中考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