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项研究中,38名认为对青霉素过敏的人接受了青霉素过敏测试,结果38人实际上全都不过敏。通常报告青霉素过敏者,如果给药,10次中有9次并不会发生过敏世界上大约有10%的人报告对青霉素过敏,但其中90%~95%的人并非真正对青霉素过敏,一项研究中,被认为对青霉素过敏的384人中,94%的人对青霉素过敏检测呈阴性,即实际上并不过敏。
1、青霉素过敏如何处理?
(1)停药,就地平卧,报告医生,就地抢救。(2)首选0.1%盐酸肾上腺素0.5~1ml,皮下注射,具有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兴奋心肌、增加心排血量及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如不缓解,可每隔30分钟皮下或静脉注射0.5ml,直至脱离危险。(3)氧气吸入,必要时给予呼吸兴奋药(尼可刹米或洛贝林),(4)抗过敏:地塞米松5~l0mg静脉注射;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200mg 5%葡萄糖溶液500ml,静脉滴注;给予抗组胺药。
(5)纠正酸中毒,(6)对症治疗,如给予升压药;对心搏骤停者立即行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等。(7)观察生命体征、尿量等,注意保暖,患者未脱离危险不宜搬动。这是最常规的考察方法,考察专业医疗知识,青霉素过敏急救措施是每位医务人员必须掌握的技能,所以回答这类题需要注意的是:知识点要概括全面,并且对知识点要进行展开叙述,尤其是一些关键的数字或特殊情况,这是答题的一个亮点所在,最后要把知识点有逻辑、有条理的阐述出来。
2、青霉素有时候过敏有时候不过敏,可以用青霉素吗?
谢邀!声明:青霉素属于抗生素类药物,属于处方药,其使用应该根据执业医师开具的处方和指导下,由执业护士实施给药,青霉素过敏属于一个较为敏感的话题,涉及青霉素过敏相关的用药应该严格遵循国内法规和医学临床规范。在这里,答主仅介绍有关青霉素方面基于科学证据的前沿认识,不作为用药指导!青霉素有时候过敏有时候不过敏?存在这种现象吗?实际上,临床上的确常见这种现象,
比如,2014年美国过敏、哮喘和免疫学学会年会期间官方就重点推介了两项这方面的研究。一项研究中,被认为对青霉素过敏的384人中,94%的人对青霉素过敏检测呈阴性,即实际上并不过敏,另一项研究中,38名认为对青霉素过敏的人接受了青霉素过敏测试,结果38人实际上全都不过敏。近年来,还有一些这方面的研究,最近,基于这些研究,麦克马斯特大学两名医生在加拿大医学会杂志上发表了“关于青霉素过敏的五个事实”,对青霉素过敏进行了全面总结:1通常报告青霉素过敏者,如果给药,10次中有9次并不会发生过敏世界上大约有10%的人报告对青霉素过敏,但其中90%~95%的人并非真正对青霉素过敏。
原因包括错误地把对青霉素不耐受的一些反应标记为过敏,由IgE或T细胞介导的真正的过敏过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失等,2青霉素过敏的标签对患者和医疗保健系统都不利被标记为青霉素过敏,需要使用抗生素时,不仅会被开具更昂贵,且效果较差的二线和广谱抗生素;而且与耐药菌的产生有关,使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风险增加55%,艰难梭菌感染风险增加35%。
3对报告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如何进行风险分层和管理出现已知的青霉素副作用(比如,恶心)不应记录为过敏症状,对于有青霉素过敏家族史而没有个人过敏史的患者,或者那些已经证明耐受青霉素的人,应该被分类为低风险者,不需要避免使用青霉素。对于那些经历过严重迟发性过敏反应的患者,如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和全身性药物反应或Stevens-Johnson综合征,以及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者,应该归于高风险者,应严格避免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药物的使用;甚至皮试都应该被列为禁忌症,
报告可能或不明确的一型超敏反应性荨麻疹、血管性水肿或全身过敏反应者,应该被列为中度风险者,应进行皮试评估,找出可以使用青霉素的人。4青霉素过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80%的人在10年内消退,50%在5年内消退很多年以前(
文章TAG:青霉素 过敏 护士 护士青霉素过敏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