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学历的同学毕业之后能做什么工作,这个问题确实得因人而异。因为每年面对应届生都有一次专升本的考试机会,村子距离乡镇卫生院约3公里,距离县医院有20多公里,当时不叫村卫生站,村里有赤脚医生,可直接去他们家,如果不从事教育系统,那么其实没有什么影响,因为好多人都是跨专业从事工作的,只要你愿意努力,还是有很多机会的,你的专业,你的学历只是一个门槛,最后能达到什么层次,还是要靠你自己的努力,不是说专业好,门槛高,未来的成就一定高,只是起步比你好了一点。

1、医学专科有什么出路?

医学专科有什么出路

医学专科有什么出路?我想通过一个小故事来回答这个问题。我老家在相对偏僻的农村,不是山区,是丘区,村子距离乡镇卫生院约3公里,距离县医院有20多公里。在我的印象里(很久以前的事了),乡镇卫生院的医生是叼着根烟杆给人看病的,除了开药,还给人打针,一专多能,但总是也不见洗手,因为选择少,小病小痛还得在这里拿药,稍大的病,也只能去县医院了。

其实我们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去村卫生站拿药,当时不叫村卫生站,村里有赤脚医生,可直接去他们家。不过能看的病少啊,感个冒、拉个肚,仅此而已,赤脚医生在我们村还是很受尊重的,尽管能看的病太少。他后来在村委会那里弄了间房开个诊室,这样方便病人打针输液,这个赤脚医生老了,就让他的儿子接班。他的儿子高中毕业,也喜欢做这件事情,为了提高自己的水平,他就去靠了个医学专科,毕业后回到村里,把诊室也扩大了,

因为有了医学背景,而且是经过专业训练的,小伙子受到了村人的认可,而且技术还不错,让村里人小病小痛不必去镇里或县里。后来我听说,这个村卫生站还成了我们当地的一个标杆呢!我讲这个故事的目的,只能说从一个侧面回答医学专科生的出路,如今,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的大城市,越往下,资源越少,而且是最需要的地方它似乎更少。

就医学院校而言,知名医学院校毕业的本科生就想留在大城市就业,普通医学院校留在大城市三甲医院的机会相对少,但他们会选择大城市周边县市的医院或者三四线城市的县、市医院,你看见过几个本科生想去更基层的地方医院?所以答案就来了,医学专科,可以为基层培养更多百姓需要的医生,也许他们在专业上要比本科、硕士博士差,但他们可以将力量集中在基础疾病上,对于疑难重症还可以起到转诊作用,

也许有人会说,基层医院的待遇差。如果光从挣钱来看,这点普遍是这样的,但从我老家那个卫生站的医生身上,我们又可看到一种精神价值,这个医生受到的礼遇和树立的地位,并不比在大医院上班的医生差,况且,安心在基层提供医疗服务的医生,待遇未必是大家想象的差,还看你如何经营。当然,这还要分情况,毕竟,自己开诊所和在基层公立医疗机构上班没有可比性,

2、专科后还想读书,有什么出路?

专科后还想读书,有什么出路

题主的这个“读书”我觉得至少有两层意思,但是题主没有明细提出,那就分别说一下我的看法。第一,关于“读书”,我认为这是一辈子的事情,这个时代在发展,这是跟随时代巨轮的必要途径,季羡林先生曾经说过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最容易让人感到快乐。所以说没有必要把读书按照某个标准进行划分,所谓的“专科后”也不应该成为是否能够继续读书的时段划分线,

继而谈出路,则如冰心奶奶所说,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毕竟读书好嘛。第二,这就是单纯的把“读书”认为“上学”,一节一层,一步一级的从小学读到题主目前所在的层次——专科。题主想继续“上学”而纠结找不到出路,在分析问题得出答案之前我们先思考一条线:读书~知识~证书~好工作~好车好房~好爱人~好孩子~孩子可以很好的读书~此线可以无限循环,

如果可以明确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之所以题主会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目前题主应该没有机会求得很好的工作,进而对后面的一系列的迷茫而感到担忧,所以希望通过加强前面的条件从而活的好工作然后按照还算不错的理想化模式发展下去。既然题主已经做好了继续读书的打算只是在寻找出路,那么我就按照题主的思路走(不去分析到底继续读书还是寻找工作的利弊),

3、专科师范生除了当老师还有什么出路?


文章TAG:专科  读完  出路  读书  读完专科有什么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