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天津设有天津卫、天津左卫、天津右卫,统称三卫,至今人们经常提到的“天津卫”一词,想必就是从这个地方来的。就连天津的母亲河海河也有个别称叫沽水,天津的别称也直沽寨、津沽,换句话天津的辉煌也有隋炀帝的功劳,津的本义为计划周密谨慎渡河的过程。
1、天津为什么叫天津?
这个问题不错,我查了一下,天津之所以叫天津,主要是明朝设置了天津卫。其实,据我所知,从秦汉到宋元,历代在天津地区挖渠开河,主要是运粮建寨,弄一些鱼盐业生产等活动,不过天津的历史很复杂,由于金、元两朝,建都北京,所以天津地位日显重要。天津简称津,意为天子经过的渡口,别名津沽、津门等,我看历史书上说,宋金时称“直沽寨”,元朝改称“海津镇”,这里离北京近,朱棣到过这里,就被叫做“天子的渡口”,“津”就代表渡口,所以叫“天津”,加上又是天子渡口,所以就叫天津了,这个回答你们满意吗?还有需要补充一点,明永乐二年,这个地方筑城设卫,于是就叫“天津卫”。
当时天津设有天津卫、天津左卫、天津右卫,统称三卫,至今人们经常提到的“天津卫”一词,想必就是从这个地方来的,自从叫了天津,这个地方就慢慢发展起来。天津有多厉害,我查了一下,如今的天津是我国北方重要港口,是首都北京出海的门户,天津港现有25个万吨级以上泊位,杂货吞吐量和港口规模分别居全国第一、二位。这还不算,你们知道吗?天津是海河五大支流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北运河的汇合处和入海口,不少人都说天津是“九河下梢”、“河海要冲”,
2、天津简称“津”,津的本义是什么?
要想弄明白“津”的本义就要先弄明白津的字形会意和读音来源。津(谨)是由水“氵”和聿会意而成的字,“氵”指水,这里江河;下面分析下“聿”的本义,知道“聿”的本义,就容易理解“津”的本义。聿(驭或语yù)从聿的甲骨文和金文看,是手握书写工具,刻录记事符号的过程,当时书写都是将文字刻录在甲骨或青铜器上,不可能用竹和毛做的笔,到篆书开始用软体笔(毛笔)开始。
隶变楷化后,聿是由“彐”、竖“丨”和“二”组成的字,“彐”指示手握持书写工具(毛笔)的中间;“丨”表示书写用的毛笔;“二”表示天地、阴阳、上下等。这里指示聿可记录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以及行为规范,借“驭”声寓意用手驾驭笔来书写春秋;或借“语”声表示聿可以记录语言。聿为笔的本字,秦以后始加竹作筆,聿是汉字的部首之一,如律、肆、肇、肄等。
在这里是以“手持笔杆挥动写字”为参照,表示手持撑船篙划船,撑船渡河如写字,要心中有数,要掌握水流速度、水流方向,以及船的承载能力等。借“谨”声表示划船渡河要思考严密谨慎通过,所以,津的本义为计划周密谨慎渡河的过程。引申1.渡口;2.过渡;3.唾液(渡口有吞吐货物的功能,故借以表示口液);4.润泽;5.桥梁,
3、“天津”这座城市的名字起源是什么?有哪些史料可以记载?
天津,别称津沽、津门,是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天津位于我国华北平原北部海河五大支流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北运河的汇合处,东临渤海,素有“九河下梢”、“河海要冲”之称,远古时期,今天津所在地为海洋,四千多年前才在黄河等河流泥沙作用下成为沿海冲积平原。历史上的黄河经常改道,曾有三次在今天津附近入海,直到金朝时期改道山东后,天津一带才稳定下来,
因为天津地势低洼,沽坑相连,有七十二沽之说,所以天津的地名中带“沽”字的非常多,如大直沽、小直沽、塘沽、大沽、汉沽、葛沽、西沽、后沽、丁字沽、东泥沽、三叉沽、盘沽、咸水沽等等。就连天津的母亲河海河也有个别称叫沽水,天津的别称也直沽寨、津沽,历史上,天津最早只是大直沽的一个村落,凭着渔盐之利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天津有句老话“先有大直沽,后有天津卫”。
文章TAG:天津 天津的津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