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中小学校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培训机构教师必须持证上岗。一.培训机构将长期存在首先题主目前应当是处于教师“关注生存阶段”,所以对于未来的教师生涯较为关怀,随着教育部门对中小学校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的严格禁止,以及对培训机构所做的各种限制,对培训机构资质的监督检查,培训机构发展的春天已经过去,培训机构教师动辄“年入百万”的黄金时期已经结束,未经夏秋,培训机构的严冬已经提前来临。
1、民办的教师培训怎么样?
不知题主说的“原民办教师培训怎样?是说原民办教师任教之前或在岗期间的培训?还是说为原民办教师现在搞个什么之类的培训?如果是说现在搞个培训。这不得不说这是个好办法,原民办教师都是过五跨六,有的是奔七的人了。五十多岁的仍在拼命地打工,六十岁的有的也在打工,七十多岁的已经没有其他的经济来源,就是60岁以后的也仅靠那每月每年教龄的8元——20元,充其量也就百来十元无法维持基本的生活开支。
正愁着没有挣钱的路子,有个培训,当然是技能方面的培训,让那些身体康健又有从业意愿的学点小吃之类的手艺,也算是再就业,岂不更好,如果说是在岗时的培训,在这一方面还是个“短板”。因为原民办教师是不在编人员,就没有在职培训的资格,就是有也是离职培训,即停发工资,培训其间教龄也不算,我就有这样的经历,都任教两年了,又通过考试被县中师班录取,两年后中专文凭有了,可我县中师班只承认学历,而毕业后不能成为正式教师。
算教龄间隔了两年,以至影响到考入地级中师的教龄要求,还有一种培训也是我经历的,1984年3月招录为民办教师,培训后次年3月上岗任教。这种“先培训后上岗”直接导致成为“计划外民办教师”而被清离岗,总之,原民办教师就是因为其“特殊的身份”,一路走来,真的不容易。对现在的培训仍是期吩,对过往的培训只能是伤感的记忆,
2、培训机构跑路倒闭多,请问培训机构教师和在编教师水平差距多大?
社会教育机构教育质量好差先不说,想说的是教育投资是昂贵的,公立学校是国家资金运作,是服务民众的,是国家买单,每个学生受益。公立学校质量虽然参差不齐,但教师来路,学历是透明的,毕竟是国家认可的,毕竟都是获得相关资质的,在公立学校的学生只要努力了,只要紧跟学校教师正常要求进行学习,也没有学不好的道理。遗憾的是公立学校廉价的教育资源被许多学生和家长糟蹋浪费了,在校上课不好好听讲学习,总把学不好的缘由归咎老师的教学水平,成绩不好病急乱投医,出高价去社会教育机构补课,
社会教育机构,包括私立学校是私人资本运作,投资人必须赚钱,投资人聘请的老师必须赚钱,但没有人会为补课学生的成绩买单,而补课的学生家长必须要为社会机构各层的利润买单。目前社会上一大批学生家长让孩子到社会教育机构补课,并且相互攀比,把这一行为演变为一种心理暗示:我家经济条件优越,舍得给孩子教育投资,就像攀比出国一样的心理,
3、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的老师发展前景怎么样?
个人对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和培训老师的发展前景不看好。培训机构人力成本加大,培训老师管理越来越严格,工资也会随成本下降,生源也会随培训限制和教育减负而减少,家长的培训观念和支出都会转变,培训机构的生存会越发困难,随着教育部门对中小学校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的严格禁止,以及对培训机构所做的各种限制,对培训机构资质的监督检查,培训机构发展的春天已经过去,培训机构教师动辄“年入百万”的黄金时期已经结束,未经夏秋,培训机构的严冬已经提前来临。
1、人力资源成本加大,培训机构的骨干教师,绝大多数都是各公立中小学校经过多年实践经验培养起来的优秀教师。禁止中小学校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培训机构教师必须持证上岗,取消单个、小团体补课,杜绝了这部分骨干教师参加培训机构教学,或者自行办班的可能性,充斥在大街小巷的辅导班变少了,培训机构由于骨干教师减少,要想自己培训教师,还要达到让学生和家长满意信赖的水平,难度可想而知,成本也是可想而知。
文章TAG:培训 教师 民办 培训教师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