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原因秦始皇统一中国,是发生在战国末期的一件影响重大的事件。我们明明是中国人中华文化,用的是中文,如果说秦始皇建立统一帝国,那夏商周建立的又是什么国家体制呢,统一中国的历史重任为什么最后落到了秦国统治者的身上呢,我支持有三个帝王厉史统一了中国,那就是一,秦始皇,也是史学界公认的。
1、秦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王朝,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那么夏商周没有统一中国吗?
弄懂这个问题要分清秦始皇和“皇帝”、夏商周和“统一的国家”之间的关系。(1)这个先从秦始皇的功绩说起,秦王统一六国后,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作为开国君主,要考虑称号的问题。夏朝君主称“后”,商朝君主称“帝”,周天子称“王”,战国诸侯大多僭越称王,尊周天子为“天王”。秦王嬴政统一中国,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皇帝”一词作为华夏最高统治者的正式称号,
所以,秦始皇嬴政是中国首位皇帝,自称“始皇帝”,从此“皇帝”成为中国两千年多来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2)此后,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由皇帝领导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管理国家;同时废除分封制和宗法制,在地方实行郡县二级制,郡县主要官吏由中央任免,
为巩固统治,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钱即“秦半两”,原来六国通行的珠玉、龟贝、银锡等不得再充当货币。统一度量衡,以原秦国的度、量、衡为单位标准发行全国,统一文字:令李斯整改文字,以战国时候秦人通用的大篆为基础,吸取齐鲁等地通行的蝌蚪文笔划简省的优点,创造出一种形体匀圆齐整、笔划简略的新文字,称为“秦篆”,又称“小篆”,作为官方规范文字,同时废除其他异体字。
此外还有修筑长城、驰道和直道;南征北越,北击匈奴一系列政策促进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也有利于加强秦始皇的统治和中央政府政策法令的有效推行,(3)对于秦始皇,只能说,厉害了,我的始皇帝!如果说秦始皇建立统一帝国,那夏商周建立的又是什么国家体制呢?有很多人认为夏商周是统一国家,秦朝是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关键区别只是体制不同。
其实夏商周时期,有些学者认为是氏族部落联盟,有些认夏朝因为确立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开始“家天下”的统治,是第一个奴隶制国家,通过周朝的分封制和朝贡体制认为周王朝是统一的国家。夏商周王朝确实是管辖或统治一方,但不管是对华夏内部各部落各诸侯的管辖,还是对周边蛮夷的控制,其统治范围和影响力是远远比不上秦始皇建立的统一王朝,
如果不是夏商周断代工程,这三朝的历史分期、统治时间等仍然不能确定,至今国外学者仍有人怀疑夏朝不存在。其实夏商周王朝的统治管辖与秦朝相比统治范围小,始皇帝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等大一统体制的构建与政策的实施比夏商周时期更加完善和系统化,统治管理也更有效,所以说夏商周为早期国家形态更准确,总之,夏商周王朝形成的以世袭制、分封制、朝贡体制等为特点的早期国家形态和社会文化形态为以后秦王朝形成的多民族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国家奠定了基础。
2、秦始皇为什么能够统一中国?他又是如何统一中国的呢?
秦始皇统一中国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秦国自身的大争精神,又有其他六国的咎由自取:秦胜的原因1、地缘政治优势,不多线作战,由上图可知,秦国位于六国西部。东部和三晋(赵、魏、韩)接壤;东南和楚国搭界,秦国东边是潼关,函谷关,南面是高山,易守难攻,不容易陷入多线作战的旋涡,2、公元前316年秦国占领巴蜀,从而有了强大根据地。
《史记·张仪列传》中记载:秦西有巴蜀,大船积粟,起於汶山,浮江已下,至楚三千馀里,舫船载卒,一舫载五十人与三月之食,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馀里,里数虽多,然而不费牛马之力,不至十日而距扞关。扞关惊,则从境以东尽城守矣,黔中、巫郡非王之有,3、商鞅变法,提供了强大动力,也可以说,没有商鞅对秦国的强力换血改革,就不可能出现强秦。
文章TAG:统一 秦始皇 用什么方式可以统一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