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说的是中药中的“配伍七情”,也就是中药在配伍时的七种情况。配伍公式=辨证论治、制因、制宜,制时、制天地,制主次、标本,又制本症、合病、兼症直病,那今天我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中药的“配伍七情”以及十八反和十九畏,由此可知,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是药物间相互对待而言的。
1、中药配伍公式是什么?
辛味甘味为阳,酸味苦味咸味为阴。中医用药治病,以药性四气、五味、归经、偏性为主的功能作用,中医用四气五味疗病养生,纠偏扶正祛邪,是一种作用于机体后,人体表现出功能性趋向、趋势作用,使机体气血阴阳、精气神恢复到“阴平阳秘"统一、“和为正“为顺的正常状态。中医配伍公式:主体围绕相须相使,及相畏相杀等因素,
药分上中下三品,且一般禁相反、禁相恶等禁忌,又禁寒者用寒之性,禁热者用热之性,并遵循八纲领配伍用药,以及注意七情和合特色。1.君药、独药功能主或=天下病,2.君药臣药功能主或=>主症候或主病。3.君臣佐或君臣佐使药主或=>主症候或主病,4.配伍公式=辨证论治、制因、制宜,制时、制天地,制主次、标本,又制本症、合病、兼症直病。
2、中医常说相反,相误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实际意义吗?
首先谢谢邀请,您所说的是中药中的“配伍七情”,也就是中药在配伍时的七种情况。所谓“相反”、“相恶”只是其中的两种情况,那今天我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中药的“配伍七情”以及十八反和十九畏。所谓“配伍七情”是指: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单行是指用单味药治病,病情比较单纯,选用一味针对性较强的药物既能获得疗效,如清金散就是单用一味黄芩治疗轻度的肺热咳血,现代单用鹤草芽去除绦虫。
相须是指性能功能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如石膏与知母配合,能够明显增强清热泻火的治疗效果;大黄与芒硝配合,能明显增强攻下泻热的治疗效果;全蝎、蜈蚣同用,能明显增强止痉定搐的作用。相使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或性能功效虽然不相同,但是治疗目的一致的药物配合应用,而以一种药为主,另一种药为辅,能够提高主药疗效,
如茯苓能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的治疗效果;木香可增强黄连治疗湿热泻痢的效果;大黄可以增强雷丸的驱虫效果。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所以说生半夏和生南星畏生姜。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说生姜杀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
由此可知,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是药物间相互对待而言的,相恶即两种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够削弱人参的不起作用,相恶只是两药的某方面或某几方面的功能减弱或丧失,并非二药的各种功效全部相恶。另外两药是否相恶,还与所治疗的症候有关,相反即两种药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如“十八反”、“十九畏”中的若干药物。
“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十九畏”: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为了方便记忆,中医将其编成歌诀:十八反: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藻戟遂芫具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十九畏: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依,配伍七情的最大作用就是指导中医在临床使用药物是如何能够避免药物毒性的产生,将药物的有效性最大化的利用,更好的为广大的患者服务。
文章TAG:配伍 中药 公式 意义 配伍意义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