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筑起的高土堆,而“京”字后来则更多做为“天子之居(国都)”的专有名称,这项后起的意义源于西周。京的象形字明清两代,北京城、南京城等称呼其实仅仅表明了这座城的“职务”,即北、南两个方向的陪都,这些更多地是后人的叫法,当时的国民则称它们为“顺天府城”、“应天府城”等。
1、北京之后,南京为什么还叫“京”?
京,本义:人工筑起的高土堆,而“京”字后来则更多做为“天子之居(国都)”的专有名称,这项后起的意义源于西周。京的象形字明清两代,北京城、南京城等称呼其实仅仅表明了这座城的“职务”,即北、南两个方向的陪都,这些更多地是后人的叫法,当时的国民则称它们为“顺天府城”、“应天府城”等,古人对首都的称呼,总要加上“京师”两字,如朱元璋在即位诏书中称南京为京师应天府,但在朱元璋灭掉元朝后,也仅仅是将元大都改称北平。
直到明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取得皇位后,方将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建北京城,永乐十八年迁都北京,改称京师顺天府,直至清代,京师顺天府朱棣死后,他的儿子仁宗朱高炽,想还都南京,于是就在1424年改京师顺天府为北京,改南京应天府为京师(但是并没有实质迁都)。明朝南京城地图仁宗皇帝的孙子,英宗朱祁镇在1441年废除了应天府名义首都的地位,直至明亡,就一直是京师顺天府、南京应天府,
正是明代这两三百年的折腾,“北京”和“南京”的名称在当地居民中深入人心,到了清代,改应天府为江宁府,但依旧用南京的叫法,正是明清两朝才使得“绰号”成为政区专名。到了民国,又建都南京城,北京倒成了陪都——北平城,转眼1949年,新中国建立,定都北京城,北平不复存在,南京却依然为南京城。有的人说,建国后保留南“京”是为了展示不封建迷信,也有的说是为了给国民党投降留有余地,
2、为什么北京人喜欢称呼“您”?
敬称有很多,但在老北京人的生活中,最常用的是第二人称:您。跟老北京人聊天儿,听去吧,三句话不离“您呐”,可见“您”字,在北京人生活中是多么重要。“您”在北京话里,已经不只是第二人称了,“您”,是一句客气话,是一句敬语。这句敬语,好像是专门给长辈和外人预备的,对知己,对最亲密的人,绝对不用“您”,而要用“你”。
在老北京,平辈之间说话,一般不用“您”字,平辈人说话用“您”,就带有调侃和讥讽的意思了。过去,北京的年轻人写情书,当第二人称用到“你”的时候,就说明两个人的恋爱关系有了突破,开始进入谈婚论嫁的实质性阶段了,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彼此距离越来越近,“您”字离得越远。“您”这个字,是心上有你,你在我心里的位置不一般。
3、北京为什么叫北京?有哪些典故渊源?
北京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别称有很多,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如幽州、蓟、燕京、北平、大都、京师等等,那北京是从何时才开始叫北京的呢?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北京的历史,北京地处华北平原北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部为太行山脉,北部和东北部为燕山山脉,三面环山,东南部是平原。北京交通便利又易守难攻,是天然的定都之地,燕、辽、金、元、明、清均建都于此,被称为六朝古都,
据《尚书》记载,大禹分天下九州,其中并没有幽州之名,但是在《周礼》中却记载,“东北曰幽州”。相对中原来说,幽州范围大致就包括今河北北部、北京、天津及辽宁一带,幽州地理位置优越,古人云:“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周朝取代殷商后,分封天下,幽州为召公封地燕国,当时在北京西南一带还有另一个封国蓟国,不过后来被燕国所灭。
燕国都城在今北京房山区琉璃河镇,称为燕都或燕京,燕国因远离征战最激烈的黄河流域,可以埋头发展,战国时期崛起为七雄之一,而且活的时间比较长,长达822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燕地设渔阳、上谷、右北平、广阳等郡,在北京设蓟县,是广阳郡郡治,汉朝时,设幽州刺史部,下辖上古郡、渔阳郡、广阳郡等十一个郡国,幽州治所在蓟县(在今北京市城区西南部的广安门附近)。
文章TAG:叫京希 称呼 北京 为什么叫京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