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学校的公选课、网上的名师课程资源非常多,加上有的学校还可以增修第二专业,即使在学校不能挑选专业,如果学生愿意学习的话总是有太多的路径、条件和资源,这是今非昔比的。我认为不管教师是不是高危职业,只要踏上三尺讲台,就要抱着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对学生负责,让家长放心的心态去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1、你是抱着什么心态去读书的?

你是抱着什么心态去读书的

谢谢邀请。我上学的时候读书学习,就没有一个目的,所以知识学得不扎实,一出校门就还给老师们了,读书好像就是为认识几个字,会念报学习就行了,那时读完书就下乡所以没有动力。结果很多基本的知识也没学到,直到进单位职工文化知识考试,才晓得自己连字的笔划也没写全,更别说语法修辞了,后来从单位出来,到图书馆抄书什么修辞小学教师的进修教材基础心理学等等,自己买了本北师大版《写作》细心的看读写语文知识才提了。

2、非211、985的学生,抱着毕业就工作心态的同学,大学里面究竟应该学点什么?

非211、985的学生,抱着毕业就工作心态的同学,大学里面究竟应该学点什么

作为大学生,不论你就读于什么样的院校,不论是马上就业还是准备考研,最终都是要走向社会的,去肩负起自身的使命与责任,如何更好的适应社会,迎接社会挑战,让自己的人生多出彩,这也是我在教学过程中,许多同学经常会问到的,说到底,就是大学生活应该怎样度过、怎样学习效果更有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人生少走弯路。我在授课的过程中,都会将讲课内容与实际指导进行结合起来一道进行,

综合起来,我觉得有以下三个方面是应该努力的方向,愿与各位同学共同探讨。一是搞清楚自己的兴趣是什么,真正学会不忘的东西从来都不是老师教来的,都是自己因为感兴趣、有热爱,在进一步的自学过程中得来的。高考志愿在选择时,多数的同学没有在这方面进行专业培训过,家长也没有结合孩子实际情况进行指导孩子报考志愿的经验,学生报考志愿和专业时又受到考分的限制,许多同学报考的志愿实际上还是比较盲目的,学非所愿,学非所能,学非所擅长的还是比较多的,

进入大学后,多数院校会给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可以二次进行专业选择,这对于每位同学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弄清自己的爱好和兴趣,确定好自己的奋斗方向,这是最关键的一步。人生要有所成就,兴趣比什么都重要,有兴趣了,坚持就变得容易了,反过来说,为什么坚持,是因为往往没有真正的兴趣,大学里,老师教的再多,也赶不上自己通过自学学来的知识更多,老师的职责是“传道受业解惑”,实际上三者在当今的社会比较来看,首要是“传道”,其次是“解惑”,再次才是“授业”。

现在学校的公选课、网上的名师课程资源非常多,加上有的学校还可以增修第二专业,即使在学校不能挑选专业,如果学生愿意学习的话总是有太多的路径、条件和资源,这是今非昔比的,所以,每位大学生如果能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热爱,你一定是能够学有所成的,就怕是一直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是什么。举个小例子,我当年通过观察女儿在初中时愿意参加生物课程的动物解剖实验,在高考时就填报了生物工程专业,实践证明我们的选择是对的,现在是博士在读,所以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实际上我当初的本意希望她能够学习热门的金融专业,但这不是她所喜欢的,

这告诉我们,兴趣的选择不要从功利、实用的角度去考虑,去掉那颗功利浮躁的心是非常重要的,也确实是很难做到的,特别是在今天的社会。女儿问我毕业后单位给多少钱才能去,我说,首先考虑的不是挣多少钱,首先应该考虑的是怎样有利于自己的职业发展和价值实现,因为知识都是有用的,当你功到自然成的时候,也自然就有价值了,名利自然都不在话下,有时不想要都不行,眼中无钱才有钱,眼中无利才有利。

二是从丰富自己的经历中增加人生体会,我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真正能够使自己感到有用的东西一定是自己亲身体会到、经历到,然后总结出来的,所以,在大学里,和同学多进行真诚广泛的交往,多参与社团组织活动,假期里多参与社会实践,有条件的话多到国内外各地走走看看,增加体验,丰富经历,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升格局,会从如此广阔的天地中发现有更多的人生选择机会。


文章TAG:心态  同学  毕业  学校  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学校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