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书法主要需要有一个安静的环境吧,这种安静应该包括外在环境的安静和内心的安静。我觉得,书法是学出来的,不是练出来的,”颜真卿用书法的语言将宽广的胸襟表现的尽善尽美,每个人所处环境与条件不同,对学书法、练写字的认知度,以及经历、感悟也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
1、学习书法的人都喜欢什么样的环境?
学习书法主要需要有一个安静的环境吧,这种安静应该包括外在环境的安静和内心的安静。我以前练习书法都是在晚上,有时候写到夜里十二点,白天睡觉,夜里活动,夜里非常的安静,更重要的是我自己也比较安静,晚上自己也会沉淀下来,能够更加专注的去体会和思考。而白天,总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琐事,所以很难全心全意的去书写,不过现在感觉晚上经历有点跟不上了,把写字的时间放到了白天。
2、书法创作的环境应该是什么样的?嘈杂的环境真的影响发挥吗?为什么?
谢谢邀请!窃以为:书法创作时,作品的好坏,主要受到创作者个人水平、作品内容及创作环境等因素的制约,依个人体会,在具备了一定书法功底和表演能力的前提下,作品的成功与否,首先受到书体及书写内容影响。也即不同书体和内容对于环境的要求是不同的,比如书写小楷、篆书,或长篇幅的字,自然是以环境优雅安静为好。而创作一些短小的作品,如写春联,送福字,或早己打好腹稿的斗方,或即兴发挥的诗句等,则环境嘈杂些并无大妨,
3、书法是怎么练出来?
每个人所处环境与条件不同,对学书法、练写字的认知度,以及经历、感悟也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我觉得,书法是学出来的,不是练出来的!为什么这样说呢?我认为,书法属于文化智力活动,完全不同于像减肥似的体能极限锻炼,主要依靠悟性和巧劲儿,讲求科学方法,适量书写,循序渐进因为,我从小开始喜欢练习纲笔字,大约是二年级的时候,开始接触毛笔书法,
至今已经刚好有50年了。多年来,书法原本就是我的业余爱好,况且,要天天上班,忙于生活琐事,即使现在退休了,时间挺宽松,也没有做到天天练,只是偶尔有点儿闲空儿的时候,拿起毛笔写一会儿,而且很少使用墨汁、宣纸,一般情况下,很少写作品,除非是参加展览活动,或有朋友求字才正式写几幅。△用水写法读帖、临帖这么多年了,也许是习惯吧,一直用毛笔蘸清水练字玩儿,即使临帖也这样做,
时而在毛边纸上写,时而在宣纸上练,每次持续时间都不长,实写的字数也不多。主要以读帖为主,通过适当的试写,验证读的是否正确,并以这种方式对笔法精要、字法特点进行研究,因此说,读帖过程,就是学法、识法、懂法的过程,实写只作为一种辅助记忆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意在笔先、胸有成竹,为写好每一画、每一个字奠定基础,
我认为,学好书法的重要前提是,必须多学习一些理论方面的知识,例如古今名家的有关论述,除了熟练掌握常规的技法要诀之外,还要涉猎书法美学,博览群书。这一点,对提升书艺水平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不断的悟法,提高审美标准的必要措施,△博览群书,丰富书法知识此外,还要加强基本功技法训练,例如,书写工具材料的特性及其使用方法,写什么书体、字体,包括写多大字,应该采用哪种执笔法,及其腕法、肘法等,临帖方法有多少种,各自都有哪些功能特点,适用于解决什么技术问题,具体怎么操作。
这些书法技术原理,在正式临帖之前必须事先熟知,不仅如此,还需要懂得书法艺术原理,遵循发展规律,善于运用科学的、系统的练习方法,按训练规程办。决不能固执己见,一味地照着字帖写呀写,埋头于多写多练式的误区当中,△用水写法熟悉字形、神采,多年书法亲历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无论是基础训练,或者是创作研究,学、练,两者坚决不能脱节,应该平衡推进,交替进行,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际验证所学,像两条腿走路一样,缺一不可,这是学好书法的关键。
文章TAG:书法 环境 练书法需要什么样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