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的高考,直接按照估分,来填报高考志愿,并不是按照高考成绩,知道排名后才进行的;所以,对估分有着较高的要求。针对2019年的高考,如何提升估分的准确率,让估分更有参考意义呢,这个时候,有的同学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如何去估分,怎样提升估分的准确率呢”,当然,高考估分并不是空中楼阁,也不是通过凭空设想就能达到目的,估分也是一门技术活。
1、高考后要不要估分,怎样估分才会比较有效?
高考后一定要估分,不能打无准备之仗。众所周知,高考分数一般是在6月23日查询,填报志愿在6月24日-27日18时(河北省是这样的),也就是说考生填报志愿的时间非常有限,一般大家不会在前两天填报,因为都要仔细斟酌;也不会在最后一天下午填报,因为担心有意外事情影响填报。也就是说一般人最晚在6月27日上午就要把志愿定好,所以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做好志愿填报需要事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的,
如果不估分,那自己想报哪些大学、这些大学的强势专业、近三年的录取数据、录取规则、各专业之间实力比较及就业前景等等,都集中在填报志愿那几天显然是不可能了解透彻的。这种情况下填报志愿,就有很大的撞运气的成分在里面,万一失误有可能被调剂甚至被退档,导致难以进入理想的大学,因此,必须要估分,那种担心考不好而不想估分的心态是要不得的,因为结果已经确定,逃避只能坏事。
最好是尽快估分,对自己高考成绩有个客观的把握,然后再考虑相关的大学及专业,那怎么估分才有效呢?我的看法是这样的。总的原则是“就低不就高”,制定合理的浮动区间,确定可得的分不用考虑,哪些拿不准能否得到的分数就按不得分来估算一次,再按得分估算一次,这样的话,自己的分数低大概有多少,高大概有多少,心里就有数了。
2、2021年高考考试结束了,考生该不该估分?怎样准确估分?
高考结束可以进行估分,我是2016年高考的,当年我们用的是全国卷三,当年除了数学,其他几科都相当简单,在2016年6月8日考完试的时候,回到家我就用电脑来搜索高考试题的答案,客观题对一下,主观题看下文言文和作文就大体知道自己能考多少,我当时估计我的语文是100分的样子,结果考一来就是113分,可能高考老师改试卷较平时要松一点。
文科综合我对了下答案,地理、历史各错了一个选择题,政治错了两个选择题,我当时就预测自己的文综在220分这个范围,结果下来我的文综238分,反正都是比我预测的分数要高。如何做到精准的预测分数,首先就是自己要记得考试试卷上的答案,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估分;只要自己看着答案估计就分数,觉得还是自己,那么高考也就成功了,
一般自己预测的分数和最终的分数只会相差30分左右,如果相差太多,就证明自己试题做的有问题。高考其实就是数学和英语之间的博弈,这两科才是高考最为重要的科目,因为高中语文省平均分都是在104分左右,根本就拉不开差距;数学这科如果高考考得比较难,分数之间的差距就会拉大,英语是所有高中生的硬伤,英语也是拉大档次的一个科目,估计分数的时候主要看客观题,客观题如果做得非常好,那么高考一定会取得好的成绩。
3、高考生怎么才能准确估分?
高考分数公布前,考生围绕“六个字”,做到有效估分!虽然说,距离2019年高考的结束,已经过去了几日,但是距离高考分数的公布,还有许多的时日,根据去年的经验,以及今年一些省份公布的时间来看,基本要等到6月份的下旬,考生才可以查询成绩。而在高考成绩公布之前,同学们只能在焦急中去等待,通过估分的方式,来给自己的成绩,一个大概的定位,
虽然说,估分是一个回顾高考的过程,很难达到百分百的准确率,但是估分还是有一定的意义的。恰当的估分,不仅能够让考生焦躁的内心,得到适当的缓和,还能够帮助大家,找到一个定位的范围,以便为高考志愿填报环节做准备;通过估分,也能让考生了解自身的情况,以便更好的直面分数公布的那一天,这个时候,有的同学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如何去估分,怎样提升估分的准确率呢”,当然,高考估分并不是空中楼阁,也不是通过凭空设想就能达到目的,估分也是一门技术活。
文章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