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师承15号令中医师承考核实行专家评议方式,专家人数为不少于五人的奇数,考核合格可以取得《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中医师承是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管理,证书是在省内有效;中医师承要求师承人员应当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或者具有同等学力;中医师承要求连续跟师学习满3年,并完成指定内容的学习(北京要求每年1300学时跟师时长);中医师承对于带教老师和带教地点有要求;中医师承52号令需要跟带教老师公证并签署格式合同。
1、中医师承怎么找老师?
谈一谈学习中医的一点体会,其实很多志愿于学习中医的年轻人都是没有基础的爱好者。建议一开始不需要去寻找老师,客观来讲好的老师也是可以不可求的机缘,可以先从阅读学习经典做起,其中认真通读学习《黄帝内经》,这部书中医基础理论的集大成者,可惜我们现在的医学院教育并不是很重视内经的研读。以至于很多中医学博士都没有认真通读过这部书,
悲哉,可以想象按照西医的教学课程和培养方式出来的中医学院医生不会用中医思维治病就可以理解了。其次认真阅读《神农本草经》同时配合中药四百味以及任之堂医馆出版的《药性赋白话文讲记》这套系列书参阅对照学习,另外建议每一味药一定要采购10到50克,用特制熟料罐或者袋子保存好,在学习每一味药的时候要认真品尝一下气味,理解药性归经,加深记忆。
这一点极其重要,我儿时追随曾祖父路凤翔老先生学习中医就是按照这种方式进行学习,因为有家传医馆所以具备这种便利。至今依然清晰的记起初次品尝这些药物的感觉,等这些基础学习差不多的时候可以认真学习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以及《金匮要略》,重点掌握六经辩证的基础理论和张仲景的用方特点,而且这里面的大部分经方现在依然还是临床治疗的常用方。
于此同步可以开始背诵学习《汤头歌诀》,除了用心记忆以外,关键是理解这些经典方剂的加减组方规律,以上工作算是小白学中医的基础工作,到此基本就可以认真学习名家的专著和医案选了。个人推荐大医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该书凝聚了张锡纯先生一生的医学经验,而且该书医案详实可靠,遣方用药讲究实际,可谓是近现代的中医学习的一部佳作。
其他的医案选集很多,在中医历史上可谓是名家辈出,至于想选何人的医案认真研究还要考虑自己的未来医学方向定位,另外叶天士先生的医案也很棒,至于拜师学医我认为研究学习完内经和药性基本就可以考虑拜师了。当然如果能够将以上几项内容学习完在拜师就更为完美,以上几点体会仅供同仁和有志于学习中医的年轻人参考,特别是在没有合适的学医场所和老师的前提下。
当然如果可以找到在医疗机构学习的机会那是最好的,一方面可以亲近接触药物,利用抓药配药的机会增强感性认识,加深对每一味药的药性归经剂量的使用理解,另外可以亲自看到老师的诊断开方过程,这基本就是跟师学习的机会了。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年轻人都具备这样的机会,以上几点乃个人体会,仅供同仁批评指正和有志于学医而且无医学基础的年轻人参考。
2、中医确有专长证书要怎么获得?
你好,我是中医确有专长证书的获得者,也通过考试而考取了广东省执业助理医师证书,自觉有这样的经历,希望能与大家分享。【1】您要确定你想考的这个《中医确有专长证书》是哪一种?由于证书的推出时间不一样,《中医确有专长证书》分两种,我们称之为“新专长”和“旧专长”,“新专长”是2017年新的《中医药法(草案)》开始推出市面开始,允许考试是由2018年开始。
“老专长”是从1999年开始就可以考了,虽然中间政策改动了几次,但都一直延续,当时“老专长”政策是和“师承”政策平行的。政策的出台是为了让那些以师承方式学习传统医学或者经多年传统医学临床实践医术确有专长、但不具备医学专业学历的人员,能有资格参考医师资格考试,新旧证书名不一样:“新专长”获得的证书全名叫做:《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老专长”获得的证书全名叫做:《传统医学医术确有专长证书》“新专长”:《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考取后可以行医执业。
文章TAG:师承 中医 证书 老师 中医师承证书怎么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