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的物价比北京高三分之一,工资却只有北京的一半,而且青岛工作机会也少,在北京只要你不怕吃苦不会找不到工作,在青岛可就不行了,我光在这个里就看到不少来青岛一两个月找不到工作的,最后也是走了,青岛的经济目前处在下滑阶段,比如华润万家、沃尔玛等一些大型超市都撤出青岛了,家乐福、永旺等一些外资超市也关了几家店,青岛大环境不适合创业,青岛这个城市比较适合养老和度假。
1、乡镇公务员的工作环境怎么样?
乡镇公务员作为基层公务人员,首先工作任务很多,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根,各项工作落实最终都在基层,像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安全维稳、旱厕改造、养老医疗、农村各种补贴发放之类的,涉及面非常广,而且经常加班,一周无休是正常,而且必须保持手机24小时畅通,不论半夜还是三更,一个通知就得跑到镇上开会,因此,乡镇是很艰苦,也是很锻炼人的地方。
再说一下工作环境,从办公、交通、食宿等几个方面来讲,首先,办公环境取决于当地经济发展情况,有的乡镇是宽敞的办公楼,有的乡镇还是一排排的平房,不过基本都配备空调,不至于太简陋。不过,很多岗位是不怎么在办公室坐着的,需要经常下村,开展村里的各项工作,比如包村干部,工作片的人员,其次,交通方面,一是上班一般路途较远,每天往返的话,车补是不够的,另外下村办公,公车改革之后,乡镇上基本没有供工作人员使用的公车,都需要自己开车,所以每个月油费挺高的。
最后说一下食宿环境,也是因地制宜,我挂职过的乡镇是办公楼,里面有多人间宿舍,基本每个人都有床铺,可以午休和夜间值班住宿,当然也可长期居住,吃饭的话有食堂,中午三菜一汤,收费1元,早餐、晚餐免费供值班和住宿人员食用。再补充一下晋升情况,乡镇上副科岗位还算挺多的,工作几年升个副科还是挺容易的,再往上就有些难了,
2、去青岛打工怎么样?
我青岛人,在北京工作五年,我觉得你还不如去北京。青岛工资低物价高机会少,北京工资高物价低机会多,当然除了房价,我是指生活类物价,青岛的物价比北京高三分之一,工资却只有北京的一半,而且青岛工作机会也少,在北京只要你不怕吃苦不会找不到工作,在青岛可就不行了,我光在这个头条里就看到不少来青岛一两个月找不到工作的,最后也是走了,青岛的经济目前处在下滑阶段,比如华润万家、沃尔玛等一些大型超市都撤出青岛了,家乐福、永旺等一些外资超市也关了几家店,青岛大环境不适合创业,青岛这个城市比较适合养老和度假。
我去年回的青岛,相比北京,青岛差距太大,单从物价来说,北京牛肉二十五六块一斤,羊肉二十八九块一斤,猪里脊十块十一块一斤,青岛牛羊肉都超过四十块一斤,猪里脊十五六块一斤,物价相差太大,就算是水果蔬菜青岛也比北京贵差不多三分之一,北京平均工资八千多,而青岛平均工资才四千,北京的生活舒适度要比青岛好得多,去北京半个居住证,工作五年就可以买房买车了,前提是你要努力赚够了钱,在北京赚钱也要比青岛容易一些,人口多,收入多,相对的赚钱机会就多。
3、如何看待青岛的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在中国以开展多年,为中国培养了不少技术骨干,但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在职业学校并没有学到有价值的东西,毕业后进入社会感觉一片茫然啥也不会,此种情况在全国来说不在少数,原因复杂,学生的差异,教学质量,环境,动手能力等都是原因,我认为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我们的教学理念太保守,不能创新,在学校学到的东西,与现实脱节严重,无法适应现代设会的高速发展。
所以,学生进入社会迷失方向就很正常了,就青岛的职业学校来说还是有很多不错的职业学院,特别是在一些专业上有自己特有的教学理念,值得去探讨一下。还有就是有些职业教育的起点还是比较高的,原因与其专业要求有关,入学学历必须是高中,这也就想当于将有三分之二的人进不了这类学院,显而易见,高中是一个门坎,进不了高中也就上不了好的职业学院,一些高级技工就会紧缺,如果缺口持续扩大,就会影响中国建设发展的速度。
文章TAG:青岛 中豪 打工 教育 环境 青岛中豪教育工作环境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