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数学难度并不大,关键是孩子刚从小学阶段过渡到初中阶段,还不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方法,还不了解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的差距。我们来看一下初一上册数学的主要内容第一章有理数,第二章整式的加减,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听懂初一上册数学并不难,关键是在听懂的基础上要学会就有一定的难度了。
1、如何听懂初一上册数学?
听懂初一上册数学并不难,关键是在听懂的基础上要学会就有一定的难度了。因为许多孩子反映上课能听懂,下课不会做题,老师一讲就会,自己一坐就错,初一上册数学难度并不大,关键是孩子刚从小学阶段过渡到初中阶段,还不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方法,还不了解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的差距。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初一上册数学的主要内容第一章有理数,第二章整式的加减,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
四个章节的内容,既有代数知识,又有几何知识,并且里面的部分知识点在小学阶段还接触过,不过所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所不同。其次:要对“负数”这一概念有深入的认识,负数小学接触过,但太肤浅,初一才开始正真的学习负数。如果对负数没有掌握,那前三章你就学不好,因为所有的运算都离不开负数,特别是“符号”的问题,大部分学生出错就错在符号上。
再次:要熟记运算法则和相应的公式,有理数加法法则、减法法则,必须熟记于心。负数和正数、负数和负数相加或相减,如何进行运算,在有理数乘除法中,要注意“-”的个数,如果个数是奇数,则结果是负数,如果个数是偶数,则结果是正数。有理数乘方,既要看有理数是正还是负,还要看乘方是奇数还是偶数,整式的加减是在有理数的加减上进行的运算,只是把有理数换成了整式,需要注意一下,要正确认识同类项,并进行合并同类项。
一元一次方程,小学也学过方程,不过解法截然不同,不能再延用小学的解方程的方法,要迅速转变方法,使用初中所学的方法进行解决方程问题,严格按照解方程的步骤进行,这类题只要计算不出错,按照步骤就能解出方程。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这是难点与重点,其实也有规律可循,主要分为路程问题、工程问题、劳动力调配问题、配套问题、分配问题、比赛积分问题、年龄问题、数字问题等等。
每一种问题都有其固定的解决思路,只要我们勤加练习,掌握其方法,应用题也能迎刃而解,几何图形初步,许多知识在小学就学过,难度不大,只注意一点,在找线段、射线、角的个数是,也有固定公式可套。最后:数学要做题才能巩固知识,要反思才能总结题目规律,我们在学数学的过程中,要做题,但不是盲目的做题,要学会做题。通过做题,总结做题规律,找出做题的方法,做到做一题而知一类题,
2、七年级数学上册整式一章,在学习时应掌握哪些知识?应注意哪些问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加减这一章,它的主要特点是用字母表示数,字母参与到运算中。用字母表示数,是数学的一大进步,但学生在小学时,已经习惯了数的运算,对字母参与运算不易理解和掌握,做题时易出错,学生在学习时,应掌握以下内容。一、能根据题意列式子,例如:1、α与b的差的2倍与3的和。2、α与b的2倍的差与3的和,
3、α的2倍与b与3的和的差。1、2(α-b) 32、α一2b 33、2α一(b 3)列式子时应注意:先读到哪种运算,列出的式子就要先计算哪种运算,该要括号时应把括号写上,二、理解清楚字母在题中所表达的含义。例如:1、一枝铅笔α元,买10只铅笔共10α元,2、甲有α个苹果,乙的苹果比甲多2个,乙有(α 2)个苹果。
3、甲数为α,乙数比甲数的2倍多7,乙数比甲数大2α 7一α在第1题中α表示铅笔的单价,在第2题中α表示苹果的个数,第3题中α表示甲数注意:同样的字母,在不同的问题中所表达的含义不同,在同一个问题中所表达的含义相同。三、理解整式的有关概念,1、单项式:数与字母的积叫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文章TAG:上册 数学 整式 一章 初一 初一上册数学学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