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银行带过几个实习生,能学到什么东西取决于两个方面。谁在带你银行的内部风控是十分严格的,有什么权限才能接触到什么事情,虽然难做,但是也得做,身为银行人没办法,银行太多了,厅堂营销必须转向外拓营销,这是大势所趋,别说作为银行员工了,就从一个局外人,一个居民百姓都能感受得到,小区里,街道边,大型广场,购物广场等等,经常看得见银行摆展台,发折页,搞推介,太多了。

1、银行实习能学到什么?

银行实习能学到什么

我在银行带过几个实习生,能学到什么东西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谁在带你。二是你自己愿不愿意学,谁在带你银行的内部风控是十分严格的,有什么权限才能接触到什么事情。实习生的权限非常之低,无论在什么岗位,基本上就是迎来送往、“影帝”等等,在实习生的权限之内是学不到任何有用的东西的,所以带你的那个人就显得尤为重要。

举两个实习生常去的岗位当例子吧,第一个例子是在大堂实习的。就是我们常去银行见到的第一个工作人员,也是我说的“迎来送往”的人,在这个岗位上带你的人都是大堂经理。如果带你的人对你不管不问,那你学会的也就只有迎来送往,以及一张笑僵的脸,但是如果对方非常愿意教你的话,那你学的东西就非常多了,比如你能够快速分辨出进来的客户是个什么实力的人,他可能来办什么业务,是不是我们某款产品的潜在客户,等等,这种“看碟下菜”的识人能力是你一辈子都能受用的。

第二个例子是在贷款中心实习,在这个岗位实习的人一般都是有点关系,自己也有点追求的人。如果带你的人对你不管不问,那你就是一个“影帝”,就是拿着资料复印皇帝,实习结束后,大概就是学会熟练掌握各种型号的复印机使用技巧,以及一张生无可恋的脸了。但是如果带你的人愿意教你,那情况就不一样了,你能够掌握银行最基本的贷款风控,各种贷款资料应该如何整理。

为什么要搜集客户这些资料,有什么用处?如何分析判断这些资料?这个客户为什么会被拒贷,那个客户为什么要争抢,运气好,你还能看到各种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人性斗争都在这里集中了,因为这里做的就是钱的生意,而钱是最能体现人性的东西。你愿不愿意学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别人愿意带,你自己也得愿意学。

在银行,加班加点是常态,不加班是学不到东西的,我带的几个人里,有的吃不了一点苦,事情是不做的,资历是要混够的。而有的非常能吃苦,人也会来事,这样的人不管去哪里都受人喜欢,只要能教的,都会教,很多宝贵的经验,都是别人一个坑一个坑踩出来的,背后都是一个个血淋淋的教训。银行的规章制度、管理体系、风控措施等等都是死的,非常容易学,而对实习生而言,最宝贵的经验才是最需要学习的,尤其是别人还愿意带你一起去经历体验那些人和事,让你从学生迅速蜕变为一个合格的职场人,这些比死板的东西更为重要,

2、银行外拓好不好做?

银行外拓好不好做

首先,银行外拓确实不好做。别说作为银行员工了,就从一个局外人,一个居民百姓都能感受得到,小区里,街道边,大型广场,购物广场等等,经常看得见银行摆展台,发折页,搞推介,太多了,多了就不好做,难有成效。特别是在旺季,季末,月底,为了争夺有限的客户资源,完成目标业绩,各家银行开展外拓活动,真是形式多样,层出不穷,扫楼,扫街,入企进学校,例行开展的金融消费者服务月,消费者权益保护月宣传等等,

所以,多了自然就不好做。银行太多,竞争激烈,产品严重同质化,比的就是服务,是客户体验度,与此同时,居民百姓的金融意识也都普遍增强了,学会了“货比三家”,对金融产品更加理性看待,不再将自己的业务绑在一家银行。因此,客户的开发也变得越来越困难,虽然难做,但是也得做,身为银行人没办法,银行太多了,厅堂营销必须转向外拓营销,这是大势所趋。

那么,怎么样才能相对做好一些呢?我有一点点心得体会,外拓必须要用正确的方法才能有效果。外拓过程各家银行都差不多,差就差在了事前的准备工作,就是目标的明确和事前调研,确定目标,首先要明确你外拓的产品,比如就是手机银行,就是理财了,或者大额存单了,信用卡,不能太多了,至少是一个链条的,比如线上开卡,顺带个手机银行,网银,绑定个短信通知等等。


文章TAG: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