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指标”几乎是所有乡村学校的困扰,比例限制频遭诟病,是当前乃至今后职称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关于职称评聘问题,我的基本看法是,必须清楚了解职称评聘中的基本问题,职称最初源于职务名称,理论上职称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是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的称志。
1、一辈子努力评不上职称,我该怎么办?
努力再努力,该拼搏时加把劲,看好领导多靠靠,多点团结身边人,瞪大眼睛往前看,人家休息咱加学习还大干,多大本事亮出来,加油!加油勇向前,争取先得进步贡献奖,到时一定人会红,人到红的发紫时,得个职称定能行。奋斗最后还不行,安心学习和工作,放平心态静静气,无论高贵和普通,都得在世做人中,该吃饭时要吃饭,该喝水时别缺水,身体是个大老本,别为职称误一生,
2、职称上不了,心情郁闷,该如何排解?
关于职称评聘问题,我的基本看法是:首先必须清楚了解职称的定义。职称最初源于职务名称,理论上职称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是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的称志,从1991年起,国家人事部对职称进行改革,实施评聘分开试点,评归评,聘归聘。评定一般是没有指标限制的,聘用就有指标限制,
其次必须清楚了解职称评聘中的基本问题。“职称指标”几乎是所有乡村学校的困扰,比例限制频遭诟病,是当前乃至今后职称工作中的突出问题,许多有能力有水平有造诣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长期得不到解决,严重挫伤了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再次必须清楚了解今后职称改革走向,我国职称指标限制是没有道理的,是极其落后的“官本位”条件下的产物,国家有关方面必须痛下决心,全盘规划,深化改革,逐步取消职称指标限制,切实保障专业技术人员的合法权益,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
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大部分是教师),也要正确对待专业技术职称评聘,积极努力,奋发向上,把职称评定当作不断完善自我,提高水准的阶梯,这样就可不断激发自己走向成功,作出贡献,记得当年自己评定职称的艰辛之路,我是从会计员到助理会计师、会计师、高级会计师,一路搏杀,进入到副高职称的。由于当时高级会计师没有正高职高职称,我又转入科研系列,从副研究员评起,直到正高研究员,艰辛之路,真是付出了大半生的努力,
3、已取得小学一级教师职称,但没有教师资格证,50多岁了考不上该怎么办?
我是在职教师,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在1996年,国家开始实行教师资格证制度,给正式编制教师统一办理资格证,不过证书上没有标明学科。2000年补办一批,资格证上标有具体学科,之后,在职在编教师还有一次申请其他学科资格证考试的机会,我因为工作调动和所教学科的改变,第二个资格证就是那个时候考的。后来,资格证考试才纳入国考,
针对题主的问题,我觉得一直没有资格证的可能性不大,除非是办理资格证的时候正好不在学校工作,借调到了其他单位。因为即使一级教师的评聘也是需要资格证的,再有的原因就可能是因为什么原因丢失或者被撤销。丢失是可以到上级相关部门找到记录的,打个证明补办一个就可以,如果是被撤销资格证,并且还想从事教师行业,就只能再去考取资格证。
题主说了“考不上”,我想,是因为年龄大担心自己考不上吧,从教几十年,一些基本文化常识是应该掌握的,这个不难。难的可能是所报学科知识的考核,小学教师资格证的学科知识考核内容大多是初中高中知识,还不太难,没有别的办法,就下点功夫努力学习,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肯努力,没有做不到的事,不然,没有教师资格证,公立学校待不住,去校外培训机构也将没有路可走。
文章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