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产业在大连刚刚兴起不久,总体看工资水平在月薪万元左右,但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从长远角度看,大数据产业在大连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你去成都武汉没人会提及过去的辉煌,都在谈论未来能否成为一线城市,而大连还沉浸在90年代的那种优越感中醒不过来。

1、万达在大连的总部在哪里?

万达在大连的总部在哪里

万达名义上最早的总部,是王健林的大连市西岗区区政府任办公室主任办公楼,那时候的老王还是一名普通的退伍士兵1987年,为了响应国家“百万裁军”的号召,王健林告别了自己18年的部队生活开始了自己的辉煌事业的第一步,当年老王的第一桶金是接管了一个大连的烂摊子,大连市政府北门棚户区改造,当时没人敢碰,也是一个老大难的项目,也不像现在这样,有充足的媒体宣传手段,只能交给了刚刚开始从商的老王,让他左右为难但咱老王就是老王,那时候80年代的大连市面上还没有超过1500一平的房子,老王灵机一动,打上了楼盘市场的第一个电视广告,引进防盗门,并雇佣了先进的设计师把房子设计成了那时候市面上根本没有出现过的,五明户型(房子里的所有屋子都有窗),结果他的这个项目做的大获成功,刚卖几天,房子被人们一扫而空,也刷新了大连的房屋交易价格从此大连西岗办公室主任老王一炮打响,万达集团在不久也横空出世,成为了大连的骄傲。

2、大连未来的出路在哪里?

出路就是民众要正视差距奋起直追,不再沉浸于从前的辉煌,更不要为自身的落后找各种莫须有的理由,在80年代初期,大连还是五大计划单列市之首,GDP高居全国第八,位列杭州、南京、青岛、深圳、武汉之前,实例不可谓不强。也就是那几年时间,大连的城建出现天翻地覆的变化,不仅规划超前而且高楼耸立、路面整洁宽阔,也接连承办了众多类似国际时装周的盛会,俨然一副国际大都市的派头,一度吸引了众多南方强市来此参观学习,

但是到了21世纪,大连的竞争力一路走弱,虽然一直保持着东三省GDP最高,但毕竟整个东三省都已经随着传统工业的滞后而滞后,因此大连在五大计划单列市当中也从榜首跌至如今的第四。在这十几年的快速衰落期间,很多大连人都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大连自从设市以来直至90年代都是北方仅次于京津的城市,只是因为某人的遗留原因导致大连被针对,

其实这都是坊间的无脑揣测而已,但凡动动脑子就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否则重庆这几年的定位不会一再提升。事实上在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南方沿海地区众多城市快速崛起,大连就一度经历了较大幅度的滑坡,在1981年就被青岛反超GDP,其间名次一度落至全国17名,高低落差多达十个位次,所以即使上世纪的大连也并非一直持续高光,也有过大起大落。

90年代的大连是国内最早大规模开发基建的城市,房地产对GDP贡献比值曾一度高居全国第三,仅次于上海和深圳,但与之不同的是,上海深圳在此期间诞生了大量的实业公司和科技企业,而大连并没有。仅基建开发和石化产业就占了全市近三分之二的GDP,可见90年代大连鼎盛期的优势并非来自于实体行业,既然实体行业没有那么大的优势,那么在其他沿海地区的民营产业进入井喷期之后,更多依仗传统工业的大连在产业结构方面处于劣势是预料之中,经济被反超并不奇怪。

可奇怪的是大连人似乎对于大连经济发展的低迷都喜欢在外力找原因,并且总是沉浸在曾经的光环中,不愿意正视现在的境地与差距,很少有从自身产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找原因的人,事实上东三省作为我国工业开展最早的地区,普遍都存在传统产业规模过大,转型不及时的情况,所以像大连这样工业变革不及时而被民营产业取代的城市并不少,东北以外地区的成都、武汉、西安都是在90年沿海崛起时代掉队的,但近十年都找到方向和思路,所以一路高速崛起。

你去成都武汉没人会提及过去的辉煌,都在谈论未来能否成为一线城市,而大连还沉浸在90年代的那种优越感中醒不过来,直到前两年去大连坐出租车,司机还在显摆大连的城建只有上海深圳能媲美,即使停滞多少年也是全国一流,想当初大连比深圳风头更胜,豪车比北京还多什么时候大连人全都把目光向前看,正视其他城市经济的高速崛起,亲眼看看其他城市的城建发展速度,不再沉浸于想象,不再把数据想当然,大连才能重新崛起。


文章TAG: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