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简单说是“技术职务称号”,是指专业技术人员在某个领域的专业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标志,它反映着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专技岗顾名思义就是从事专业技术的岗位,像教师、医生、记者、图书管理员等,都是专业技术岗,事业单位实行的是岗位管理,分管理、专业技术和工勤三种岗位。
1、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主要做什么?什么是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
事业单位实行的是岗位管理,分管理、专业技术和工勤三种岗位。三种岗位使用的都是事业编制,其中前两种岗位是干部身份,工勤则是工人身份,不过现在事业单位不再唯身份论,三种岗位之间可以相互转岗,工勤岗位人员符合条件可以通过竞聘等方式转到管理岗或专技岗,同样专技和管理岗也可以互转,享受相应的岗位待遇。专技岗顾名思义就是从事专业技术的岗位,像教师、医生、记者、图书管理员等,都是专业技术岗,
专技岗在事业单位中是主体。其中主要以专业技术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专技岗一般要求超过70%以上,即便主要智能是从事社会事务管理的事业单位,专技岗一般为能占到50%左右的比例,可见专技岗在事业单位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专技岗晋升实行的是职称评聘制,分初、中、高三个层次13个等级,其中11-13级为初级职称,8-10级为中级职称,5-7级为副高职称,1-4级为正高职称。
从初级职称晋升中级职称,原则上要求拿到初级职称并在岗三年以上,中级晋升副高,要求在中级岗位任满五年以上,副高晋升正高,同样要求副高满五年,专技岗想要晋升一般要求具备三个条件:1、拿到相应的职称,这是先决条件;2、职称岗位有空缺,这是必要条件;3、单位和领导愿意聘任,这是决定条件。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在事业单位,专技岗的工资待遇相比管理岗位更有优势。
中级职称基本上相当于正科左右的工资水平,副高大致相当于副处,正高相当于正处,在地市级以下事业单位,走管理岗路线能拿到一个管理八级和七级已经相当不容易,特别是县区,几乎绝大多数人干一辈子就是管理九级,也就是科员的水平。而走专技岗路线,只要努力基本上可以拿到中级以上职称,在晋升待遇方面比管理岗更有优势,为什么事业单位普遍是管理转专技岗,很少专技岗转管理岗,原因即在此。
2、职称是什么,为什么要评职称?
职称,简单说是“技术职务称号”,是指专业技术人员在某个领域的专业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标志,它反映着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关于为什么要评职称,这是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的需要。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每个人都有五个层次的需求,作为职场上的人,管理者如何满足员工的这些需要,显然不能大水漫灌、雨露均沾,需要设定一个尺度,于是职称的评定就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尺度——根据职称的高低,设定薪酬待遇,
3、如果中小学教师职称不和岗位待遇挂钩,纯是专业技术能力评价,你认为怎么样?
职称当初的设定初衷肯定是好的,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我们执行时,总有能力将它偏离轨道这不得不说,是国人的一种能力或是劣根性!之所以想把职称和工资分开,其实就是现实情况下的诸多无奈的发声!具体为什么会变成现在的样子我就这里不多说了,凡是在事业单位工作有评职称经历的人都明白!我想说的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几点拙见!一是加大对高级职称的考核力度,特别是管理岗位的人,诸如必须有课时量的考核、每年有教育管理和教学方面的论文、公开课、优质课等等!二是对小学课评职称必须有所不同!三是对年轻有为的教师必须有上升通道!时间关系草草草草告一段落!。
文章TAG:专业 技术 事业 单位 能力 专业技术能力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