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做古诗词,用古韵(如《平水韵》《词林正韵》)还是新韵(《中华新韵》),是每个人的自由。我自己的心得是,写近体诗,不是不能采用新韵,而是用新韵很难写好,但要注意的是,如果采用《中华新韵》,要在作品中标注是用新韵,如果我们读到一首格律诗词,其标明是“新韵”,则表明,此诗词参照的用韵标准是《中华新韵》。
1、为什么写诗一定要用古韵,用新韵怎么样?可以识古而用今?
从来都没有人要求写诗一定要用古韵。例如,写自由诗,我就从未见过用中古音韵(平水韵)的,也不曾见过用古文或古汉语法写现代诗的,我相信任何人都会觉得这非常正常,因为其符合语言的发展规律。同一道理,写近体诗宜用中古音韵,宜用传统诗词意象,也宜用诗词的句法和章法,当然如依《中华新韵》或中华通韵去写,至少在规则上是允许的,双轨并行嘛。
但在实际创作中,新韵至今也推广了几十年了,采用新韵创作诗词的作者,即使在制订者中华诗词学会所收到的稿件中,所占比例也不到10%,而不论多年前冯永军所编《当代诗坛点将录》中的百名大家,还是徐晋如近日推举的“当代国诗八大家”,以至作品广受传诵的毛主席诗词,无一不是采用中古音韵创作,反之采用新韵体系创作的,优秀作品极其鲜见。
尽管有无数人在说,今古音已经有了不同,今人应用今韵等等,但事实就是这样,无法改变。我自己的心得是,写近体诗,不是不能采用新韵,而是用新韵很难写好,若细究原因,就和起文论新诗所述,每一种文学形式,都有自己的语言,我们可以先看看以下摘自《汉语大辞典》的释义:从中可见,语言包括三个要素,语音、语词和语法,这三者是相互维系的,很难就某单一要素去作改变,就如我们不能用古汉语语词,用现代汉语语法去行文一样。
在格律诗词的语言中,也同样由这三个要素构成,包括声律体系(语音);意象体系(语词);字法、句法、章法(语法),这三个要素也是相互维系的,我们很难就某一要素作单独的改变,例如,改用新韵体系,就意味着语音的改变。但诗词的意象体系全部都是在中古音体系中产生,一但改变,就等于很多已形成使用习惯的意象,都变得平仄不合,难以着笔语言的发展是有着自己客观规律,不是人为可改变的,
采用新韵,就必须有新的语词和语法相配合。而事实上,这种新的文学形式早已诞生,那就是新体诗或称自由诗,再说语音的改变,也不是到当代才突然改变。自隋朝《切韵》开始,每个朝代的语音都有改变,也都重修了韵书,如唐代的《唐韵》、宋代的《广韵》,为什么唐宋元明清都能传承《切韵》音系,而到当代就不能呢?今人再没有本事,也可照搬历代的解决方法吧,这点非本答文主题,就不在这展开了。
2、诗词新韵是什么意思?
如果我们读到一首格律诗词,其标明是“新韵”,则表明,此诗词参照的用韵标准是《中华新韵》,《中华新韵》是中国诗词学会于2010年发布的韵书,相对于《平水韵》的106韵部,其将韵部大幅缩减至14部,并根据普通话读音,只分平仄,不辨入声。故也取消了入声韵部,针对众人质疑,中华诗词学会提出了:倡今知古,双轨并行;今不妨古,宽不碍严。
的口号,即在诗词创作中,既可以采用《平水韵》,也可以采用《中华新韵》。但要注意的是,如果采用《中华新韵》,要在作品中标注是用新韵,还要注意的一点是,在平仄格律上,两者也不能混用。意思是,如果你依的是《平水韵》,那么在平仄区分上,你就要依中古音,例如要保留入声字,如是依《中华新韵》,则要依现代汉语的普通话音。
3、为什么有些写古诗词习惯用旧韵的人认为不能用新韵写,觉得新韵不成韵?
今人做古诗词,对于平仄、诗词韵的流变及应用,很多朋友已做说明,我不再赘述,这里只简单说说个人的浅见:一,高格在心不在言。居古以示高格,倒也不必;嘻嘻讥人不化,也是不必,现代人做古诗词,用古韵(如《平水韵》《词林正韵》)还是新韵(《中华新韵》),是每个人的自由,二,语言是发展变化的,我们应该正视,何况,诗词的声韵系统,自隋《切韵》肇始,一路经《唐韵》、《广韵》、《平水韵》、《词林正韵》、《宽韵》而流变。
文章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