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是药三分毒”才是中医说的。相反的药物配伍在一起会增加毒性,相恶的药物配伍在一起会限制相互毒性,不信就去各大医院肿瘤科看看,排队化疗的有几个治好的,有的医家如《医说》甚至描述了相反药同用而致的中毒症状及解救方法,”此外,古代也有不少反药同用的文献记载,认为反药同用可起到相反相成、反抗夺积的效能。
1、中药配伍公式是什么?
辛味甘味为阳,酸味苦味咸味为阴。中医用药治病,以药性四气、五味、归经、偏性为主的功能作用,中医用四气五味疗病养生,纠偏扶正祛邪,是一种作用于机体后,人体表现出功能性趋向、趋势作用,使机体气血阴阳、精气神恢复到“阴平阳秘"统一、“和为正“为顺的正常状态。中医配伍公式:主体围绕相须相使,及相畏相杀等因素,
药分上中下三品,且一般禁相反、禁相恶等禁忌,又禁寒者用寒之性,禁热者用热之性,并遵循八纲领配伍用药,以及注意七情和合特色。1.君药、独药功能主或=天下病,2.君药臣药功能主或=>主症候或主病。3.君臣佐或君臣佐使药主或=>主症候或主病,4.配伍公式=辨证论治、制因、制宜,制时、制天地,制主次、标本,又制本症、合病、兼症直病。
2、中药的好处是什么?会伤胃吗?
中药一般是不会伤胃的,也没有什么副作用。只看你的技术怎么样,配方及配伍又怎么样。注意十八反,‘必须对症下药。随时换方,加减下药,根据病患者的病例随时加减。不要求胜过急,草率行事,多方面观察才能对症下药。切意盲目用药,多方面采取措施随时调药。加减出真理,切意说大话。吹牛皮,遇大病时应努力分析病例,反复推敲,着重反复观察。
3、中医说中药只要配伍的好就无毒无害,那普通人怎么分辨中医开的中药配伍是好是坏?
一,中医从不会这样说,所谓“是药三分毒”才是中医说的。二,中医是以温治寒,以寒治温,有病才用药,三,用药如用兵,灵活机智对症下药,有正面强攻也有纡回包抄断其粮道等等。不像某些所谓“高大上”,一味硬掐死砍,往往草没砍死苗全完了,或者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不信就去各大医院肿瘤科看看,排队化疗的有几个治好的。
4、中药配伍禁忌中的“十九畏”是指什么?
中药讲究七情配伍,有单行,相需,相使,相杀,相反,相畏,相恶。十八反,十九畏分别属于相反,相畏范畴,相反的药物配伍在一起会增加毒性,相恶的药物配伍在一起会限制相互毒性。十九畏,中医基础理论名词,中药配伍禁忌的一类。两种药物同用,一种药物受到另一种药物的抑制,减低其毒性或功效,甚至完全丧失功效,称相畏,
十九畏是古人经验,有的不尽符合临床实际,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十九畏”歌诀首见于明·刘纯《医经小学》:“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服炙煿莫相依,
”指出了共19个相畏(反)的药物: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牙硝畏三棱,川乌、草乌畏犀角,人参畏五灵脂,肉桂畏赤石脂。反药是否同用,历代医家众说纷纭,一些医家认为反药同用会增强毒性、损害机体,因而强调反药不可同用。除《神农本草经》提出“勿用相恶、相反者”外,《本草经集注》也谓:“相反则彼我交仇,必不宜合,
”孙思邈则谓:“草石相反,使人迷乱,力甚刀剑。”等等,均强调了反药不可同用,有的医家如《医说》甚至描述了相反药同用而致的中毒症状及解救方法。现代临床、实验研究也有不少文献报道反药同用如巴豆与牵牛同用引起中毒的例证,因此,《中国药典》1963年版“凡例”中明确规定:“注明畏、恶、反,系指一般情况下不宜同用。
”此外,古代也有不少反药同用的文献记载,认为反药同用可起到相反相成、反抗夺积的效能,如《医学正传》谓:“外有大毒之疾,必有大毒之药以攻之,又不可以常理论也。如古方感应丸,用巴豆、牵牛同剂,以为攻坚积药;四物汤加人参、五灵脂辈,以治血块;丹溪治尸瘵二十四味莲心散,以甘草、芫花同剂,而妙处在此,是盖贤者真知灼见,方可用之,昧者不可妄试以杀人也。
文章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