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研复试的现场,我拿到考生简历的同时,这名考生往往已经开始做自我介绍了,所以我在听考生介绍自己的同时,要快速抓取简历中的高价值内容,或者说我比较关心的内容。要读博或者想留校的要多看论文,多想些新颖的idea,所以说这并不是歧视,不要把老师都想的那么歪,,有的老师可能是真心想让你学点东西的。
1、考研面试,导师们究竟喜欢招什么样的学生?
谢邀。现在有很多学校已经复试结束了,也有很多学校正在复试调剂当中,你会听到有的学生初试成绩不高,但是最后脱颖而出,也会遇到旁边的学长学姐跟你哭诉初试靠前、最后名落孙山,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呢?那你就必须知道导师到底喜欢招什么样的学生。首先,基本功要扎实,这里所谓的基本功看的就是你的专业技能,也是目标院校专业导师的主攻方向,也必将是你之后两到三年学习的重点范围。
如果你基本功够硬,在本科阶段还从事过相关的课题研究,又或者你参与过相关的竞赛,又或者有含金量比较高的相关专业实习经验,那会无形中加上不少的印象分的,其次,良好品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必须的,除此之外,如果你踏实肯干、积极主动,势必会让导师觉得你有担当,可以赋予你更多的课题和项目,那无论是对导师、对你都是双赢的结果,
再次,会思考会总结。这个很重要,学习是需要钻研的,更需要得法;如果你能思考、善思考、勤思考,同时你还能懂得总结,从而提高做事的效率和效果,导师一定会大加青睐于你的,然后、复合型人才。如果你除了目标专业有不错的基础,你还同时具备一技之长,比如英语、数学,又或者是不同专业的本科学习背景或者是自学某专业达到一定的高度,那导师也会着重看重你的,
最后一点,态度。所谓态度决定一切,你是否真的要考上,你是否一定要考上,你是否为了成为某位导师的弟子全力以赴,你如果有幸成为了导师的弟子,你会如何学习,怎样辅佐导师,如何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你所展现出来的态度,导师都是可以看出来的,总结一下,一定要重视复试,不要觉得初试分高就万事大吉,也不要觉得初试排名不高,复试就随便走个仪式,只有全力以赴,才能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2、“出身”不好的考生,考研会被老师歧视吗?
谢邀,这个问题很多同学问过我,本科学校并不是太好,可能只是普通本科,又或者专升本、自考本,甚至是专科生,他们在考研复习的时候,都会很纠结,如果自己考进复试,最后却因为导师在意自己之前的学历,而放弃自己,最后导致功亏一篑、名落孙山,岂不是得不偿失。那这里给你做个解答,首先,给你个官方解答:所有学校最终的招生都以初试成绩和复试表现为准,不会因为你的所谓“出身”不好,而用“有色眼镜”看待你,就更别提“歧视”二字了,前提是你符合你所报考学校和专业的招生条件,
所以,这里说几句直白的话,你就权当“良药苦口”:第一,如果你觉得自己“出身不好”,那你就更应该踏踏实实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提高自己的初试成绩、提升自己的复试表现,你能做的就是这么多,而且也只能这么多。如果你能考到初试第一、复试第一,只要你符合招生条件,你被刷的几率就会很低,第二,当你想要考研或者考好学校的时候,你就应该忘记其他的一切,因为所谓的“出身”,就是你高考那一次的成绩体现而已,既然你“明知山有虎”,还“偏向虎山行”,那就应该有这个觉悟。
第三,可能你周边的学长学姐跟你说过,这个学校有内幕,那个学校比较黑,那我就问你一句:还考吗?那些说初试多高多高,最后都没录取的,你放心,一定是复试表现的不够优异,所以不要听信别人说的如何如何,只有自己经历了,才是真的。最后给你点鸡汤,我辅导这么多年,遇到那么多学生,每年都有三本能考上985、211学校的,也有那本科就是985,但是最终没有正常毕业的;所以,既然决定考,那就不要在意其他的事情,就一门心思学习就好,相信你在不断的付出努力之后,再结合科学的复习方法、客观的复习计划,再经过深思熟虑后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研究生对于你来说,绝对不是一件难事。
文章TAG:考生 考研 出身 老师 考研老师喜欢什么样的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