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人的职称,要么是通过弄虚作假取得的,要么是通过不正当手段买来的假职称。在绝大多数单位,职称是个和待遇挂钩的,职称越高的人,工资遇也越高,有了职称方便去挂职,比如XX专家团队成员、XX评审委员会成员等,职称都是硬性条件,看公司管理层,甚至是中层的简历,职称一栏大部分是高级,其实拿了这个证就懂那些事情吗。

1、什么是职务什么是职称?

什么是职务什么是职称

其实这两者很好区分的!以公务员为例,职务按级别分为国家级正副职、省部级正副职、厅局级正副职、县处级正副职、乡科级正副职。其中又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像市委书记、市长或者一些部门的局长这些都是属于领导职务,而非领导职务有巡视员(厅局级)、调研员(县处级)、主任科员(乡科级)、科员和办事员,非领导职务属于虚职,有不少都属于临退休时为了解决待遇问题而提拔的,也有一些是因为单位没有实职的职数,因此提拔后只能先担任虚职。

因此我们也经常能看到一些处级单位的副局长(副处级)还挂着“调研员”的职务,其实这个人的级别已经是正处级了,在我国,只要职务级别上去了,那么不论是政治待遇还是经济待遇和实职并不会有很大的区别,只是权利没有那么大。而职称在我国分为初级职称、中级职称、高级职称,还分为不同的系列,比如医生、教师、工程师等,而获取职称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参加评审,一种是参加考试,目前大约有十个专业是通过“以考代评”的方式,而其他的都是要参加当地组织的评审。

职称的应用主要是在事业单位中,获得职称后还需要单位聘用才能增加工资,一般中级职称的工资待遇和科级领导差不多,高级职称和处级领导差不多,但是,虽然职称能够提高经济待遇,但是享受不到政治待遇,即便一个人聘用了高级职称,但是如果没有职务级别的话,只能算是一个普通职员,还是要受到一个普通科长管辖的。所以正常情况下,职务级别的提升优先级肯定是要高于职称级别的,同样职务级别的提升难度也是更大的!,

2、职称是什么,为什么要评职称?

职称是什么,为什么要评职称

职称,简单说是“技术职务称号”,是指专业技术人员在某个领域的专业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标志,它反映着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关于为什么要评职称,这是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的需要,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每个人都有五个层次的需求,作为职场上的人,管理者如何满足员工的这些需要,显然不能大水漫灌、雨露均沾,需要设定一个尺度,于是职称的评定就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尺度——根据职称的高低,设定薪酬待遇。

3、职称是个什么东西,大家都说说遇到过哪些奇葩的情况?

职称是个什么东西,大家都说说遇到过哪些奇葩的情况

职称是一个从事专业工作的人所具有的水平、能力和业绩的一种称谓,也叫作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是一个人价值的一种体现,也是国家激励专业技术人员提高水平、多出成果的一种手段。在我国各个行业,有一大批技术人员在各岗位上工作,他们他们当中有一大批科技人才,有许多是顶尖专家,是专业技术工作的承担者、技术进步的推动者,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职称,有高中初三个等级,高级有正高和副高,各个等级都有若干层次的分级,每个级次都对应相应的工资水平,职称越高,工资也就越高。所以职称对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员工来说十分重要,职称的取得一般要由本人申报,组织评审等环节,各个系列、各个级次的职称都有相应的条件和标准。在职称评聘方面的奇葩可多了,一是30出头就拿到了正高。

这里人一般都是高学历,高学位,年轻有为,成果多,在高校、科研机构和高科技企业这种情况多,这种人属于高水平,高职称。二是干了一辈子却没有任何职称,过去这种情况很多,上世纪90年代,国家职称工作正常化以来,这种情况也少多了,但是在有的单位仍然存在。他们当中不乏有水平,有能力,业绩很好的人,属于有水平,无职称类型。

三是一直从事专业工作许多年,却对职称知之甚少,这种人不了解政策,只埋头干活,以为职称是领导给的,自己没有职称,是因为领导不喜欢自己,或者不愿给。这种人水平不高,也没有职称,四是水平不咋地,职称却不低,这种人熟悉政策,善于投机,人脉还不错,通过非正常运作,取得职称,这种人是低水平,高职称。五是转行较多,职称上不去。


文章TAG:职称  职务  东西  职称是什么东西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