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底就是需要能基本保证自己会录取的志愿,一般选预测录取分数低于自己分数5分至10分的志愿。填报志愿之前,考生先计算出自己高考成绩的线差值,再利用《志愿指导》一书中罗列给出的录取平均分线差均值来综合确定院校的范围,例如某考生的高考成绩线差为150分(高考成绩线差值=高考成绩-本科一批控制分数线),则需要考生将150分分为三个区间。
1、填志愿中的小冲、大冲、稳定、保底是什么意思?
小冲就是冲刺一下,选预测录取分数高于自己分数,但分数差比较小,一般在5分左右的学校专业。大冲就是赌一下,选预测录取分数高于自己分数10分以上的,自己比较满意的学校专业,这些专业录取的机会较小,但是如果运气好,报考人少也有可能进。稳定是以自己的分数,比较稳的志愿,一般选预测录取分数低于自己分数,但分数差不多,基本在5分左右的志愿,
保底就是需要能基本保证自己会录取的志愿,一般选预测录取分数低于自己分数5分至10分的志愿。其实报考志愿,最重要把握好一个度,冲、稳、保之间的学校要有一定的差距,才能避免滑档,关键点是看好自己分数所属的一分一段表,明白自己的位次。还有就是要注意最近几年学校的录取分数的趋势,是逐年提升还是相对稳定,
2、高考填报志愿保底最好与自身排位差多少?
问题中描述到的这个位次跨度差值情况答案不确定,主要要与考生的高考成绩高低有关,也与考生成绩所达到的批次线有关。大多数人对于平行志愿的院校的选择和填报所采取“冲、稳、保”的策略,依次来拉开志愿院校之间的档次和梯度,确保最大程度的被录取,但根据每位考生的高考成绩高低以及所达到批次的定位不同,所采用的院校排布方法技巧也不同,从而造成“冲、稳、保”院校各自的之间位次差也各尽不同。
考生在填报志愿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两本资料书:《志愿指导》、《招生目录》,其中《志愿指导》一书中提供的数据统计是最为准确、最为权威的数据,考生不但要会看,还要会应用相关数据,对于近三年中参与在考生所在省份招生录取的院校的录取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最低分位次以及录取分数线线差均值,考生根据这些数据综合选择院校,确定院校的范围,
考生通常采取线差法来综合确定院校选择范围。填报志愿之前,考生先计算出自己高考成绩的线差值,再利用《志愿指导》一书中罗列给出的录取平均分线差均值来综合确定院校的范围,即考生要在高考成绩线差要大于平均值线差均值的范围之内选择院校。院校的选择要有梯度,这个梯度要将高考成绩线差值进行分区间来选择院校,例如某考生的高考成绩线差为150分(高考成绩线差值=高考成绩-本科一批控制分数线),则需要考生将150分分为三个区间:145-130分、130-115分、115-100分,三个区间的院校位次跨度变化根据考生成绩所达到档次变化不同。
如果是高分段分数的考生,高考成绩比较高,聚集在高分段分数的考生人数相对比较少,位次跨度不太大,每个高考分数之差内的考生人数也比较少,即使对于平行志愿按照“冲、稳、保”的原则区分了三个区间,各区间的高考成绩的位次跨度变化幅度也不会太大,因为考生的目标是国家985、211高校,定位明确,而且这类国家著名高校的数量比较少,而且这些院校都集中在在本科一批批次院校的最前面,院校之间的跨度不大,各跨度区间之间的院校数量也比较少,所以位次总体变化幅度不大。
所以几所保底院校区间的位次跨度大约在1000以内;而考生本人的高考成绩位次与保底院校的位次差大约在3000名左右(这只是大体的判断,具体略有不同),如果是低分段分数考生,大部分考生的高考成绩聚集在低分段,例如本科二批批次中聚集了大量的考生(但这个高分段分数的评定也与本科一批批次控制分数线也有关,2019年四川省理工高考成绩达到600分的考生人数达3.3万人,而本科一批分数线为547分,则620分属于本科一批分数段内的低分数),如果考生的高考成绩线差为50分,则在本科二批批次中填报之际,考生将50分的高考成绩线差划分为45-35分、35-25分、25-15分,方分别在各区间对照选择几所院校作为“冲稳保”院校,在保底院校区间的位次跨度相差1万名左右,跨度幅度非常大,而且考生高考成绩位次和保底院校位次的差距为10000名左右,也就是说考生的高考成绩位次与保底院校的位次跨度也是非常大的。
文章TAG:志愿 小冲 保底 高考 高考志愿保底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