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处于产业链的中游,在产业链中约有25%的利润空间,华大在2013年进入了上游,用收购的模式花了1.176亿美元买下了美国基因检测仪企业CG,但遗憾的是不知道是技术差距还是其他原因,华大基因主要使用的设备还是“llumina”的。那之后华大的股价再没有超过他的入场价格,开始下跌的时候,李超还是非常的淡然,他非常相信股价会涨上去。
1、华大基因表示5年可人造生命,这是为了股价吹牛,还是华大真有这样的科研实力?
华大基因的董事长汪健说的,5年可人造生命这个属于化学合成生命,这种说法可以有很多种解释,但只喊口号是没用的。我们来了解下汪健和他的华大基因,华大基因靠基因测序起家,2017年IPO后股价一度突破200元大关,成为仅次于茅台的高价股,市值也曾破千亿。但好景不长,爆出IPO数据造假的传闻后股价大跌,目前市值维持在500亿元附近,也算是泡沫破裂,
那么,华大基因有什么泡沫?生物科技近年来很受资本关注,有了资本助力就会被热炒。但在基因测序产业链中,华大基因一度被称为基因界的富士康,也就是进口美国先进的测序仪,自己回来代工,科研实力可见一斑,所以,5年合成生命还是有一定吹嘘成分的。事实上,这也不是汪健第一次吹嘘,最近他在数博会上,爆出自己的员工必须活到100岁的惊人言论,一度带来争议;此前,他公开宣称女性打宫颈癌疫苗是不值得的,而花更少的钱做自己的基因检测来的更划算,遭到各界人士怒怼。
2、你怎么看华大基因的股价?
一李超和张小虎多年后,面对着华大基因的股价,李超回想起30岁时他和张小虎第一次在王府井旁边茶楼见面的情形,那是三年前的2017年11月10号,一个阴雨绵绵的冬日,但是室内热烈的气氛却和外面的寒冷形成鲜明的对比。“我问你,假设华为现在上市,你会不会买他的股票?”,小虎眼睛望着李超,神情像读高中的哥哥帮助读小学的弟弟解一道数学题,他是一个老股民,8月份他以95元的价格入手了华大基因,如今的价格是200元了,
他的自信是有道理的,毕竟股价已经翻了一倍多。李超并没有多大的感觉,但是接下来的这番话却彻底吸引住了他,“深圳有三宝,腾讯,华为,华大基因,未来华大基因会成为另外一个华为,华为不会上市,但是华大基因上市了,他肯定会像腾讯一样,你想想,要是2005年的时候你买了腾讯的股票,到今天涨了至少几百倍了。小虎聊起股票来就滔滔不绝,“华大是做基因测序的,这是真正的高科技,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华大基因承担了1%的测序工作,在自然科学杂志发表了很多顶级论文,市场份额现在是国内最大的”“而且华大基因的管理层非常有创新,他们从国家开发银行贷款15.8亿购买了128台测序仪,提供了全球基因测序工作10%以上的工作量”,小虎继续说道,
看着李超的表情,小虎知道他感兴趣了,其实小虎并非职业炒股,更不是什么推荐股票的专家,他只是像所有老股民一样,只要碰到股票这个话题,就想显示出自己的专业。“未来十年最好的投资方向就是生物工程,每个人都想长生不老,都想变得更有魅力,基因工程就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你想想市场有多大?”“现在买是不是有点贵?”,李超的声音并不大“贵?华大现在才翻了15倍,腾讯翻了多少倍?600多倍”,
相比李超底气不足的样子,小虎就像股神在世。接着张小虎打开手机,“看,假设你上市就买到了,价格是13.6元,到今天翻了多少倍?”李超接过手机,“那不是十几倍了?”“是啊,但是这才刚刚开始”....第二天李超就买了华大基因,那天的股价是220元,他以100万全仓杀入,那之后华大的股价再没有超过他的入场价格,开始下跌的时候,李超还是非常的淡然,他非常相信股价会涨上去。
但是当股价跌破200的时候,他开始有点紧张,天天盯盘了,到处打听消息,每一次消息都让他坚定了信心,特别是听到“股票要赚钱,必须要长期持有”的时候,当股价跌到170元的时候,他已经亏损了23%,这时候他想要割肉,但是想到要亏损23万多,就忍住了。然后股价依然一直跌,中间虽然有波动,但是从来没有超过170元,越跌他就越舍不得割肉,“总会涨回来的,我就当存银行”,在这个过程中,李超形成了自我强化,任何有关华大基因的消息,他都会选择性的过滤,好的会帮助他加强信心,而差的消息就让他破口大骂。
文章TAG:华大 科研 真有 实力 2017的华大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