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培训机构被叫停,有人说是提倡教育公平,我不认为是这原因。校外培训机构有两种不同的生存方式,培训机构,是注册的培训公司,同时还存在,没有注册的地下培训组织,,校外培训机构不会消亡,巨大的市场需求决定了培训机构会长期存在,一对一辅导也许会更加普遍。
1、校外培训机构改革思路是什么?
校外培训机构有两种不同的生存方式:1、钻政策的空子,找到自己生存空间。这种方式必然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会在不断的拉锯中痛苦不堪,政策也总会找这些机构的软肋着手整顿,这种模式一般是迎合家长的需求,而忽略政府的主导意向。2、按政策的大方向走,比如素质教育等,尽量做学校的有益补充,而不是和学校雷同,甚至破坏学校的节奏和生态。
按这样的方向走,一方面会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基本不存在政策打压的问题,但问题是,如何让家长接受,并获得家长的支持,毕竟最终掏腰包的是家长。重点来谈一下第二点,第一点多说无益,按第二种思维做校外培训机构,基本不存在政策上的打压问题,比如对于素质教育国家是鼓励的,对教学场地、消防等都没有要求,只要拿到工商执照即可正常开业。
但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把国家政策导向和家长需求结合起来,否则只符合政策要求,但家长不买账也生存不下去,家长最头疼的问题重点还是孩子的学习成长,所以学习永远是家长最关心,也最有付费意愿的领域。比如学校重点在传授学生知识,那么你就可以把重心放在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上,这就和学校形成了完美的互补,象我们的学习力教育很多家长从很远的地方都希望过来学习,
2、校外培训机构何去何从?
感谢邀请:校外培训应成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之间的延续和补充。家庭、学校、社会是辅助孩子们长大成年的“三驾马车”,也是每个人现代人一生中所必须直面三大生存环境,家庭,自不必说,每个人一生中超过一半以上的时间都是在家庭生活中度过的;学校,如果从一个孩子开始进入幼儿园开始计算直至进入社会参加工作最少也在10年以上【幼儿园3年,义务教育小学6年 初中3年】;社会,是一个人独立行动能力逐步增强之后必须融入的地方,也是一个人彰显个人生命价值、服务人类文明发展建设的最终场所。
那么,作为现代社会分工协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外培训机构存在的价值与发展空间在何处呢?成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之间的延续和补充!一、延展教学内容家庭,是每个人生命的起点,也是汲取成长营养最多的地方,任何个人的生活习性、人生性格、文化信仰等都是童年从家庭生活中习得的,但是,家庭教育却存在一个先天性不足的弊端——家长便是家庭教育的“天花板”。
学校,是人类文明进化的必然产物,是人类摒弃家庭教育“天花板效应”、践行“易子而教”最杰出的代表,但是,学校教育作为国家和民族传承优秀文化智慧的主阵地,它也存在诸多弊端,比如系统性强,但缺乏灵活性;教学标准化程度高,但“因材施教”难度大;施教过程规范化,但缺乏个人主观能动性......人类社会文明随着时光的脚步不断向前进化、文明成果积淀也越来越多,由此带给下一代“学以备用”的智慧知识也必将越来越多。
家庭教育受家长“天花板”限制、学校教育缺乏随机应变性,那么在人类社会文明不断丰富的现代社会由谁来满足孩子们多元化的成长诉求呢?校外培训!舞蹈、绘画、琴艺、武术......当前社会生活中有大量家庭教育无法企及、学校义务教育视为副科的内容,然而,这些内容即是人类文明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文娱技能。
所以,校外培训在内容安排上可以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进行有序延展,二、补充课堂教学间歇见习实践家庭教育是家庭在生活劳作间隙对孩子进行成长引导,狩猎、耕种带上孩子是原始与农耕时代人类教育的主要方式。但是,伴随着工业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类分工协作体系中的公务员、教师、科研人员、产业工人、建筑工人......几乎没有一项工作是能够带着孩子干活儿的。
文章TAG:校外 培训 机构 思路 改革 什么是校外培训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