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艺术这条路上,你能走多远。学院艺术与当代艺术的差异也是体现在这两个方面,我们要记住,脱离了传统艺术所谓的当代艺术,是无根之水,青年们面对纷繁复杂多变的当代艺术时,如何选取适合自己的表现形式,导致学院教育与当代艺术脱节和背离的本质问题在于,学院教育是艺术知识体制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产物,而当代艺术的价值和生命恰恰就在于不断打破既定的包括社会和艺术自身在内的各种体制和规范。
1、面对当代艺术,青年学生应该怎么做?
我来拋粥引肉。首先需要脱离其艺术表现形式的载体来议论,因为艺术的表现形式和艺术载体太多样性了、太复杂了,我们仅仅是从所谓的当代艺术概念的精神、概念的逻辑上,抽象的来理解和谈论,当代艺术也应该被看做是基于传统审美方式,又相对于传统的一种新审美衍生,她适合现代人不满足于传统审美的判逆心理,这种审美判逆,即有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正常滋生。
也有出于不同人文角度、人文表现、人文思考而出现的新奇创新创意,因此,说白了,就是有看懂的和看不懂的之别。而看懂和看不懂的原因,是基于个人对传统艺术汲取的深浅、思维的模式,以及传统与创新之间的比例判断,所以,青年们面对纷繁复杂多变的当代艺术时,如何选取适合自己的表现形式?如何选准能说出自己想法的审美来?个人愚见:象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学习传统艺术,提升自己文化艺术内涵,选择适合自己审美的艺术形式,并尝试着去实践。
在当代艺术这条路上,你能走多远?取决于你能学习多少传统艺术,取决于你吸取了多少传统文化,取决于你观察了多少现代的思考,取决于你对社会转型的独立见解,尽管你的想法不可能都是成熟的,但她是从传统蛋壳里正在脱壳的一种星星之火。年轻人不要怕摔倒,跌倒再爬起来,但是,我们要记住,脱离了传统艺术所谓的当代艺术,是无根之水。
2、当代艺术需要美术学院吗?
【文藏来答】大家好,我是文藏的艺术小编Kiki~如果各位喜欢我的回答,就请给我一个赞或者是一个关注吧!在今天的意大利,美术学院的教学内容已经不再是黑白素描、焦点透视和人体解剖这些古典写实艺术的创作技巧,包括表现主义、抽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在内的各种现代主义艺术风格早已进入了课堂教学的范围,甚至装置艺术、影像艺术和数字艺术也成了美术学院的教学内容,
但是,一门技术一旦成为美术学院的课程就意味着它的陈旧和过时,艺术总在不断创新求变。王端廷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评论家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方的美术学院如今已经变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但在中国,美术学院的作用和功能似乎比西方的更重要,它不仅承担着美术史的继承使命,同时也肩负着开创美术新路的职责,说到底,中国当下的美术学院仍然奉行的是精英教育的观念,我们希望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为美术精英,希望他们全都是创造性的人才。
谈到学院艺术和当代艺术的关系,我认为这两者不是指的艺术家的身份,而是指不同的艺术观念,对于美术学院而言,永远只有两个问题,就是教什么、学什么;对艺术家来说,就是做什么、怎么做。学院艺术与当代艺术的差异也是体现在这两个方面,而这其中最根本的差异还是观念。如果说塞尚的形式主义问题不能也未能从美术学院找到解决方案,那么自杜尚的观念主义艺术产生之后,学院教育更是陷入了无能为力的境地,
在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和影像艺术占主导地位的今天,艺术不再是技术问题,或者说,当代艺术创作已经超越了技术的比拼而变成了观念的较量。在国际当代艺术界已经出现了这样一种创作现象,就是观念与技术的分工,艺术家出创意也就是创作方案,由技术人员制作完成,这种创作方式不仅出现在装置艺术、影像艺术和数字艺术领域,也出现在表演艺术领域。
也就是说,在今天的当代艺术界,不但装置艺术、影像艺术和数字艺术无需艺术家亲手制作,甚至表演艺术也看不到艺术家的亲自出场,导致学院教育与当代艺术脱节和背离的本质问题在于,学院教育是艺术知识体制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产物,而当代艺术的价值和生命恰恰就在于不断打破既定的包括社会和艺术自身在内的各种体制和规范。
文章TAG:当代 艺术 面对 学校 当代艺术学校怎么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