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避难层高度一般设置多少

只要把握住净高最少2.0米即可,

避难层高度一般设置多少

2,自高层建筑首层至第一个避难层或两个避难层之间不宜超过

B.15层 这是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上的明文规定。

自高层建筑首层至第一个避难层或两个避难层之间不宜超过

3,关于建筑避难层的问题

6.1.13 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间),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6.1.13.1 避难层的设置,自高层建筑首层至第一个避难层或两个避难层之间,不宜超过15层。 6.1.13.2 通向避难层的防烟楼梯应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但人员均必须经避难层方能 上下。 6.1.13.3 避难层的净面积应能满足设计避难人员避难的要求,并宜按5.00人/m 2计算。 6.1.13.4 避难层可兼作设备层,但设备管道宜集中布置。 6.1.13.5 避难层应设消防电梯出口。 6.1.13.6 避难层应设消防专线电话,并应设有消火栓和消防卷盘。 6.1.13.7 封闭式避难层应设独立的防烟设施。 6.1.13.8 避难层应设有应急广播和应急照明,其供电时间不应小于1.00h,照度不应低于1.00lx。 ——摘自《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关于建筑避难层的问题

4,建筑高度100米以上的建筑有哪些限制

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间),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避难层的设置,自高层建筑首层至第一个避难层或两个避难层之间,不宜超过15 层。2、通向避难层的防烟楼梯应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但人员均必须经避难层方能上下。3、避难层的净面积应能满足设计避难人员避难的要求,并宜按5.00人/每平方计算。扩展资料:超高层建筑的影响:1、城市峡谷效应城市峡谷效应是指由于几何效应,高层建筑尤其摩天大楼的玻璃幕墙会吸收、反射大量阳光,导致周围的温度比其它区域更高。2、光污染在夜晚不能打开窗户,对面高楼的霓虹灯会闪烁一整个晚上,极大的影响人们的睡眠质量,对光污染影响最大的,就是全玻璃建筑,本来闪烁的霓虹灯就已影响人们的生活,再加上全玻璃建筑的反射,将时光污染变得更加严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避难层
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应在每层楼板处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作防火分隔。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间),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避难层的设置,自高层建筑首层至第一个避难层或两个避难层之间,不宜超过15 层。2、通向避难层的防烟楼梯应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但人员均必须经避难层方能上下。3、避难层的净面积应能满足设计避难人员避难的要求,并宜按5.00人/㎡计算。4、避难层可兼作设备层,但设备管道宜集中布置5、避难层应设消防电梯出口。6、避难层应设消防专线电话,并应设有消火栓和消防卷盘。7、封闭式避难层应设独立的防烟设施。8、避难层应设有应急广播和应急照明,其供电时间不应小于1.00h照度不应低于1.00lx。扩展资料:从首层到第一个避难层之间的高度不大于50m,以便对火灾时不能经楼梯疏散而要停留在避难层的人员可采用消防云梯车进行救援。此外,根据普通人爬楼梯的体力消耗情况,结合各种机电设备及管道等的布置和使用管理要求,两个避难层之间的高度以不大于50m较为适宜。50m的救援高度主要是考虑了目前国内主战举高消防车,如50m高云梯车的操作要求。功能设置要求,火灾时需要集聚在避难层的人员密度较大,为不至于过分拥挤,结合我国的人体特征,避难层的使用面积按每平方米平均容纳5人确定。为使需要避难的人员不错过避难层,要求防烟楼梯间在避难层错动位置或上下层断开,使人员均可经避难层方能上下。当建筑内的避难人数较少而不需将整个楼层用作避难层时,可以采用防火墙将该楼层分隔成不同的区域。此时,从非避难区进入避难区的部位.要采取措施防止非避难区的火灾和烟气进入避难区,如设置防烟前室等。为了保障人员安全.减轻人员的恐惧,应在避难层设置应急照明,并设置消防专线电话和应急广播,以便和消防控制室及地面消防部门互通信息。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避难层
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应在每层楼板处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作防火分隔。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间),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避难层的设置,自高层建筑首层至第一个避难层或两个避难层之间,不宜超过15 层。2、通向避难层的防烟楼梯应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但人员均必须经避难层方能上下。3、避难层的净面积应能满足设计避难人员避难的要求,并宜按5.00人/㎡计算。4、避难层可兼作设备层,但设备管道宜集中布置5、避难层应设消防电梯出口。6、避难层应设消防专线电话,并应设有消火栓和消防卷盘。7、封闭式避难层应设独立的防烟设施。8、避难层应设有应急广播和应急照明,其供电时间不应小于1.00h照度不应低于1.00lx。扩展资料:避难层,是建筑内用于人员暂时躲避火灾及其烟气危害的楼层,同时避难层也可以作为行动有障碍的人员暂时避难等待救援的场所。要求设置避难层的建筑包括:建筑高度大于 100m 的住宅;建筑高度大于 100m 的公共建筑:高层病房楼二层及以上的病房楼层和洁净手术部。该类建筑由于使用人员多、竖向疏散距离长或因人员自身不具备疏散的条件因素,易导致人员的疏散时间长。一座建筑是设置避难层还是避难间,主要根据该建筑的不同高度段内需要避难的人数及其所需避难面积确定。当需要设置避难层时,除火灾危险性小的设备用房外,该避难层不能用于其他使用功能。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避难层
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应在每层楼板处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作防火分隔。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间),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避难层的设置,自高层建筑首层至第一个避难层或两个避难层之间,不宜超过15 层。2、通向避难层的防烟楼梯应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但人员均必须经避难层方能上下。 3、避难层的净面积应能满足设计避难人员避难的要求,并宜按5.00人/㎡计算。4、避难层可兼作设备层,但设备管道宜集中布置5、避难层应设消防电梯出口。6、避难层应设消防专线电话,并应设有消火栓和消防卷盘。7、封闭式避难层应设独立的防烟设施。8、避难层应设有应急广播和应急照明,其供电时间不应小于1.00h照度不应低于1.00lx。
超过100米算是超高层建筑,执行的规范,审批的程序都不一样,甚至有很多地方限高(航线区域) 一般来说,从成本和省事两个角度来说,要么就低于100米,要么就做成地标,所以一般都控制在100米以内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文章TAG:避难层之间高度不宜小于多少避难  之间  高度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