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不教拼音来拼音以前是没有的,是为了方便识字,然后才有拼音的。拼音知识点众多,仅仅会认会读会背会默写的汉语拼音字母表中的内容就有53个,还要把字母拼读在一起,标上声调,还有些字母是特殊的,需要另外记,所有这些在一年级的上册课本中是两个单元的量,最多一个月讲完,所以孩子们刚入一年级时学习拼音非常吃力,但是也只有拼音学会了,后来的课程学起来才顺畅,拼音是语文课中基础的基础。

1、上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学校该不该教他们拼音?

上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学校该不该教他们拼音

关于这个问题很简单,不教孩子拼音但是会教孩子们识字。那么为什么为什么幼儿园老师不教拼音呢?因为他们不会(开个玩笑哈)不教孩子拼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国家规定。在2011年12月18日,国家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通知中明确指出:严禁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化教育内容。

包括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环境、评价方式以及生活方式小学化,第二:不符合孩子的学习特点。幼儿园的孩子具有特殊性,具有特殊的学习方式,幼儿园孩子的学习特点是什么?是直观性、符合孩子平时的生活经验的,就像在幼儿园会教孩子识字一样,我们的教学方式也是根据孩子日常的生活经验,例如“山”字,我们就会出示大山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利用这种方式帮助幼儿学习。

第三:提前学习的坏处,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如果孩子在进入小学之前就把这些知识学会了,那么当老师再去教授这些知识的时候孩子是怎样的一种反应?肯定是觉得这些知识我都会了不会再去认真学习了,这样孩子就失去了最重要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了。我觉得这些东西比单纯的知识要重要太多了,当孩子发现老师教的东西他已经不会的时候那么一切都来不及了。

2、以前学校是先学拼音,现在有些学校改为先学汉字再学拼音,这样对学生有什么好处没有?

以前学校是先学拼音,现在有些学校改为先学汉字再学拼音,这样对学生有什么好处没有

谢谢邀请!我认为对学生有一定的好处,我们知道从去年9月份开学,全国小学一年级统一使用部编本小学语文新教材:先认一些汉字,再学拼音,并且边学拼音边认字。部编本教材多少有点回归传统,因为早先的语文教材就是纯汉字,学生照样都能认读下来,现在入学教育以后,第一篇识字课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六个生活中高频率出现的汉字。

专家们认为部编本要的就是孩子们对汉字的原初感觉,“第一印象”不是字母,而是汉字,会给刚上学的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可能是一辈子的印象,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可现在有些学生不重视汉字书写,不重视语文学习。新教材这个顺序的改变是把汉字摆回到第一位,想办法让小学生觉得语文学习挺有意思的,一开始就要注意培养孩子们认字读书的兴趣,这比什么都重要,

3、孩子的拼音应该是幼儿园教,还是进入小学后由老师教?

这个可以肯定的回答你是应该一年级的老师教的。但是拼音知识点众多,仅仅会认会读会背会默写的汉语拼音字母表中的内容就有53个,还要把字母拼读在一起,标上声调,还有些字母是特殊的,需要另外记,所有这些在一年级的上册课本中是两个单元的量,最多一个月讲完,所以孩子们刚入一年级时学习拼音非常吃力,但是也只有拼音学会了,后来的课程学起来才顺畅,拼音是语文课中基础的基础,

鉴于这种情况,家长们都觉得如果提前在学前班就给孩子讲一些拼音知识,那么孩子在一年里就不会那么吃力了。所以很多家长都要求学前班老师讲述汉语拼音知识,有的老师只得顺从家长的意愿,讲了部分拼音知识,其实我想说的是,拼音知识既然放在一年级讲而不是学前班必然有它的道理,孩子们到了七岁入一年的年龄,他在身体上和心智上理应都上了一个台阶,完全有能力接受更难一些的知识,当然难是难也更磨炼孩子的意志让他们更好的成长。

只是孩子的接受能力有强有弱,接受能力强的很快就掌握住老师所讲知识,而接受能力慢的可能会在拼音这只老虎面前哭几天鼻子,即使是接受能力慢弱的孩子也不应该放弃,一旦他克服了这些,那成长的速度是惊人的,所以拼音是应该一年的老师讲的,担心孩子一下子接受不了那么多的拼音知识提前熟悉一下也无可厚非,不管怎么样孩子度过一年级这个过渡期,获得好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有所成就才是最重要的。


文章TAG:拼音  有教  先学  学校  哪里有教拼音的学校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