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会计确认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实际发生、可以计量。

会计确认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2,会计核算中可能很可能基本确定按比例怎么界定

极小可能:小于等于5%; 可能:大于5%、小于等于50%; 很可能:大于50%、小于等于95%; 基本确定:大于95%,小于100%。 当然,等于100%,那就是“确定”了。

会计核算中可能很可能基本确定按比例怎么界定

3,会计确认的基本标准是甚么

会计确认必须同志符合以下4条基本标准:1是必须符合某个会计要素的定议;2是可计量性,即确认的项目能够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进行计量;3是相干性,即确认的项必须预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有关;4是可靠性,即确认的项目纳入会计系统的信息是真实可靠可核实的。

会计确认的基本标准是甚么

4,会计确认标准是什么

会计确认:指会计数据进入会计系统时确定如何进行记录的过程,即将某一会计事项作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或利润等会计要素正式加以记录和列入报表的过程。会计确认是要明确某一经济业务涉及哪个会计要素的问题。某一会计事项一旦被确认,就要同时以文字和数据加以记录,其金额包括在报表总计中。会计确认的标准:1. 会计确认标准是指会计系统予以确认的会计事项所应具有的特征。确认一个项目和有关的信息,应符合四个基本的确认标准,即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和可靠性。2. 被确认的项目仅仅是通过交易或事项所产生,它们的性质符合要素的定义;3. 与该项目有关的未来经济利益(未来现金流量)流入或流出企业的不确定性能明确的评估;4. 该项目应有可计量的属性如成本、价值等,并能可靠地计量。
将经济事项作为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正式加以记录和列入报表的过程通常还包括该项目嗣后发生变动或处理的确认。会计确认有文字和数字描述两种,以后者为主。予以确认的经济事项,必须符合下列基本标准:(1)可定义性,即应予确认的项目必须符合某个财务报表要素的定义;(2)可计量性,即应予确认的项目应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相关性是指可靠性,即应予确认项目的有关信息,在使用者的决策中导致差别。即应予确认的项目的有关信息应如实反映,可验证和不偏不倚。此外,确认标准还要服从效益大于成本和重要性的约束条件,即:确认一个项目的预期效益应证明提供和使用该项信息的费用是适当的,且该项目被认为是重要的。
会计主体是会计信息反映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法律主体是法律上承认的可以独立承担义务和享受权利的个体,也可以称为法人。从概念上讲,会计主体的内涵要广,即会计主体包容法律主体。 法律主体往往是会计主体,任何一个法人都要按规定开展会计核算。在过去的教材中,曾经提及“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但由于法律主体在概念上包含了无需建账核算的自然人,其后教材也就作出了相应的修订。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比如,企业集团、内部销售部门和生产车间均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核算,但它们不是法人。

文章TAG:会计学基本确定是多少会计  会计学  基本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