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因为教育教学成绩创历史新高,被评为“成都市高中教育教学工作进步最快学校”。”同行的成都妹儿睁大了眼睛,赞叹不已,成都四十九中四十余年栉风沐雨,四十余年攀云追月,学校先后两次受邀参加亚洲教育论坛并大会发言,个初中班,这种体量和规模在成都学校里可是不多见的。
1、成都二十中学怎么样?
成都二十中创办于1930年,原名私立大同中学,是金牛区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中学这个学校很重视校本课程建设,也很重视学生的综合素养。经常开展劳动教育、学生社团、博雅艺术、竞技体育、学科竞赛等校本课程,学生管弦乐团连续多次受邀参加成都国际青年音乐周展演活动;学校棒球队、田径队、游泳队参加国家、省市各级各类比赛,成绩优异。
学校还拥有诸多艺术活动品牌:已经成功举办23届新春音乐会、16届“星秀联盟”校园歌手大赛、14届毕业歌舞晚会,学校先后两次受邀参加亚洲教育论坛并大会发言。学校管理较开放,相对比较自由,作业量不大,成绩也较好,在成都升学服务平台“蓉e升学”(微信小程序),该校等级为2级,得分为8.06分,热度为69.01。
2、听说成都49中这几年发展很快?学校现在究竟怎么样?
“创了省二,我们要创省一!”一个决定,四十九中亮了!成都四十九中四十余年栉风沐雨,四十余年攀云追月,1977年,四十九中(原圣灯中学)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成都东郊悄然生长。在那个渴求知识的年代,带着改变命运的朴实愿望,四十九中走上了一条实干兴校的道路,2016年,四十九中突然提速,学校招生超普高线27分,学校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2017年,由于办学成绩抢眼,提前进入第二批次招生,分数线超重点线14分,这一年,是四十九中发展历史的分水岭,标志着四十九中进入“重点阵容”。没有悬念了,2018年春天,四十九中从普通高中一跃成为省二示范高中。恢弘大气的校史馆,在灰色楼群簇拥之下给人惊鸿一瞥的震撼美,民国风的校门掩映着岁月的光辉,我们不仅惊叹,现在的四十九中,早已不是你心中的“弹丸之地”和“平淡无奇”了。
“哇,这是四十九中吗?和我小时候看到的一点儿都不一样了!”同行的成都妹儿睁大了眼睛,赞叹不已,“这么大气的建筑,配这个牌牌不太好看!”妹儿指着校门口的牌匾说。门卫听到笑了:“你知道谢桃坊吗?中国研究词学的专家,我们四十九中以前的老师,这个牌匾就是请谢先生写的,”果然,一个有历史,重历史的学校,她的每处细节都蕴含着一个故事。
1全息投影、语音地图,高科技的校史馆,让四十九中“活”起来了四十九中有历史,更要讲好历史故事,一进校门就是校史馆,这在一般学校的布局里很难看到。并且校史馆运用了最前沿的科技,四十九中“活”起来了,历史会说话了!跨过几十层台阶,我们终于登堂入室,走进校史馆的前厅,前厅大厅中间是一块超大的LED屏,以后这里会滚动播放着学校宣传片。
未来厅现代厅这里是文创集聚之地这里是高等教育集聚地这里是科技孵化之地这里是成都四十九中你的梦想,从这里启航!前厅最神奇的在大屏幕背后,一块语音地图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在成都五城区的地图上,每经过一个重要地标,感应灯就会自动亮起来,伴有语音介绍。当你经过成华区的四十九中,一段历史伴着音乐就会响在耳边,这个300多平的校史馆,饱含荣耀和沧桑。
在校史馆后厅,我们看到了从四十九中走出去的一众杰出校友:谢桃坊,百年词学研究第三代代表性人物,四川文史馆研究员,1978年任四十九中(原圣灯中学)语文教员;林文询,当代作家,与谢桃坊同是四十九中第一代教员,为学校写了《四十九中赋》;谢桃坊(左)与林文询(右)李丹阳,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四十九中高82级学生,
李丹阳四十多年,四十九中培育出无数名师、名人,而一代代的培育者在转身后映入眼帘。校史馆的老师指着一处鹅卵石砌成的地板说:“我们不会把历史静态地陈列在墙上,这里以后会有一个玻璃圆柱,利用全息投影的幻影成像,把学校历史用讲故事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孩子们近距离地感受、触摸四十九中,”校史馆后厅全息投影平台这是四十九中校史馆里最亮眼的高科技,看到全息投影,我们都惊呆了!这在成都的中学里还是第一家。
文章TAG:晨中 成都 学校 教育 成都晨中教育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