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写草书时,还没有楷书呢,这又怎么解释。写不好楷书,是完全可以写好草书的,关于写不好楷书,就不能写好草书这个说法,该收回了,说写不好楷书,就不能写好草书,这个没有任何理论和实践依据,我不知道草书展是不是火爆了上海,草圣张芝写草书时,楷书还没问世呢。

1、怎样写好草书?

怎样写好草书

谢谢邀请草书是比较难学的。但草书又是魅力无穷的,很多学书法的人,从楷书、行书一步步走来,随着学习的深入,开始对草书产生兴趣,从书法艺术上看,草书自有高度理所当然的,是学书人的最爱之一。而且,学习草书,对楷书、行书,均有很好的提升和促进作用,要学好草书,第一个要解決的问题是选帖。

我的想法是:可以选唐代孙过庭的草书《书谱》,(也有人选王羲之的《十七帖》)。我觉得,先学孙过庭的《书谱》好些,一是因为是墨迹,对草书用笔的微妙处,可以观察的更明白。再就是书谱字数多,可以学到较多的草字的写法,第三个原因,我认为书谱的章法和表现形式,和现代人们对书法的审美表达,更接近一些。在基本掌握《书谱》的情況下,进而可以学习《十七帖》,

《书谱》的学习:孙过庭的书谱,不但草法精美,其本身的书法理论也是很重要的学习资料。所以,我们应当先把不认识的字,标注一下,可以先读一读。(可以买到有标注楷书的字帖)这将有助于我们识草,习书,学任何书法,都离不开临帖,草书更是如此。我个人的经验是,先在巜书谱》字帖里挑选你认为很美的字,(指那些笔法特别动人的字)大约100字左右,仔细观察其笔法字势,使转和提按,

理解草书和行书、楷书的不同之处。把那些特別美妙的字先临一遍,这个阶段,主要是丢掉自己的旧习惯,从基本笔法开始,学习草书。有了这100字的基础,然后,可以选字迹比较清楚,你看着又觉得好看的段落,临习个三段五段的,下一步,选书谱的一页或几页临习。这时除了注意单字的准确,还要注意到上下字的各种关系,每行字间,行与行间的关系,

以及整页字的干湿,提按,大小,向背,聚散等各种表现手法。为下一步的通临作准备,在临习书谱的过程中,要格外留心其用笔的丰富性,结字的大胆和多样性。孙过庭的草书,看似信笔而书,实则这是他既深入传统,又匠心独运的成果,在临的过程中,遇到看不清楚的字的笔顺,也看不明白是怎么写的,可以通过查字典,参考其它草书名家对这个字的写法。

二王,怀素,智永等等,然后用《书谱》的笔法写出,最后,要开始通临。通临能大大提高你的草书能力和自信,如果没有经过通临或者是通临的太少,就很难真正掌握巜书谱》。如果能把孙过庭的《书谱》弄清楚,有兴趣的,就可以涉及王羲之的巜十七帖》,怀素草书《千字文》等自己感兴趣的其他草帖了,草书不怎么好学,尤其是有些字的写法很接近,弄不好就容易写错。

2、写不好楷书,能写好草书吗?

写不好楷书,能写好草书吗

楷书不是草书的基础,楷书和草书没有任何关系!说写不好楷书,就不能写好草书,这个没有任何理论和实践依据。自古以来都没有,楷书写得好的,不一定能把草书写好。草书写得好的,也不一定楷书就写得好,根据汉字演变和发展过程,是先有章草,后有楷书。这是不争的事实,有人说,没学会走,就想学跑,指的就是没有学会楷书,就要学草书,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古人就是从隶书学起,后直接转入草书了,古人写草书时,还没有楷书呢,这又怎么解释?应该说,隶书才是草书的基础。所以说,写不好楷书,是完全可以写好草书的,关于这个问题,无须争议,做为一个学习书法者,喜欢什么书体就学什么书体即可,不必刻意的去找这些规律,因为这个说法本身就有问题,草圣张芝写草书时,楷书还没问世呢!(上图为草圣张芝的草书)(上图为陆机的《平复帖》)事实胜于雄辩!关于写不好楷书,就不能写好草书这个说法,该收回了。


文章TAG:草书  上海  上海草书怎么写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