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在高血压病的治疗中,久经沙场,历久弥新,虽然期间曾有不同的新药出现,但本药随着新的剂型的问世及以其价格优势仍广泛应用于临床,深受医生的喜爱。因无普通常释制剂的“突释”现象,故可减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避免血药峰浓度过高所致的不良反应,硝苯地平作为常用的降压药被广大患者所熟知,它是降压药中的经典老药,临床使用多年,疗效肯定,一直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降压药氨氯地平的特点是什么?有什么副作用?
氨氯地平为目前临床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之一,像大家熟悉的络活喜(原研药)、安内真、压氏达、络新平等都是不同厂家生产的氨氯地平。氨氯地平呈碱性,常和一些酸根成盐后应用于临床,其中以苯磺酸氨氯地平最为常用,其他的还有马来酸氨氯地平、甲磺酸氨氯地平等,那么,氨氯地平有哪些特点呢?常见的副作用有哪些呢?作用时间长、起效慢、降压平稳氨氯地平属于第三代钙离子拮抗剂(第一代为硝苯地平,第二代为硝苯地平缓控释制剂),半衰期长达35-50小时,一日只需给药一次。
一般需要7-8天才能达稳态,部分患者可能需要10天以上,因此,应用氨氯地平时,需要10-14天后再评估降压疗效,且不能因为两三天血压不达标,就认为其降压效果不好而换药。氨氯地平抗高血压谷峰比值高,血压波动小,降压较平稳,对靶器官具有保护作用,适应证氨氯地平说明书批准的适应证有高血压和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及变异型心绞痛。
用于治疗高血压时,特别适合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及低肾素活性或低交感活性(心率较慢)的高血压患者,由于氨氯地平降压作用不受高盐饮食影响,尤其适适用于生活中习惯高盐摄入和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另外,由于氨氯地平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因此,氨氯地平也适用于高血压合并稳定性心绞痛、颈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高血压合并周围血管病患者,
地平类降压药一般避免应用于心衰患者,比如硝苯地平,但临床研究没有发现氨氯地平对严重心衰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任何不良影响。因此,氨氯地平可用于高血压、心绞痛合并心衰的患者,不受食物影响、药物药物相互作用少氨氯地平口服吸收良好,且不受摄入食物的影响。因此,可以空腹服用,也可用餐时服用,在和环孢素、华法林、阿托伐他汀、西地那非(万艾可,伟哥)、柚子汁联用时,未见有临床意义的相互作用。
需要提醒的是氨氯地平(每日10mg)和调脂药辛伐他汀联用时,剂量不能超过20mg,否则会增加辛伐他汀的不良反应,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应用由于氨氯地平的药动学不受肾功能损害的影响,因此,肾衰竭患者无需调整剂量。由于氨氯地平主要在肝脏代谢,因此,对于肝功能受损的患者,需要减量,氨氯地平的副作用地平类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面部潮红、头痛、踝关节水肿、心悸。
2、二甲双胍肠溶片和缓释片的区别是什么?
很多应用广泛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和二甲双胍)药厂都会设计不同的剂型,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二甲双胍是糖尿病患者非常熟悉的口服降糖药,拥有良好的降糖效果和安全性。有时候会发现除了二甲双胍普通片外,还有肠溶片和缓释片,它们究竟有什么区别呢?二甲双胍肠溶片和缓释片的区别二甲双胍普通片:也就是我们常见的盐酸二甲双胍片,价格比较便宜,每次服用管6-8小时,所以每天需要服用2-3次,胃肠道反应比较常见,随饭吞服可以减轻胃肠道不适,
二甲双胍缓释片:这是二甲双胍的缓释制剂,禁止嚼碎口服,应整片吞服,通过特殊的工艺使有效成分缓慢释放,每天只需服用一次,与晚饭同服,缓释制剂更方便,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但胃肠道副反应依然比较明显。二甲双胍肠溶片:对胃刺激比较大的药物一般会做成肠溶片,比如阿司匹林肠溶片,二甲双胍肠溶片也是这个道理,通过给药片包裹一层抗酸肠衣,使其不在胃中溶解而到小肠中才溶解释放,可以显著降低胃肠道不适,一般需要餐前半小时服用,每天2次。
3、硝苯地平控释片和硝苯地平缓释片有什么不同吗?
文章TAG:控释 氨氯地平 降压药 制剂 什么是控释制剂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