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又名天灸,是一种传统中医的治疗法,源自于清朝。“三伏贴”是根据中医“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理论,取每年的夏季三伏进行穴位贴敷治疗,正因为如此,其实三伏贴还适用于没有冬病的一类特殊人群,就是体湿的人群,有两大人数适合三伏贴,世人多重视其一,就是冬病夏治,而忽视其二,就是三伏排湿,下面慢慢解释。

1、三伏贴是什么东西?适合什么人用?

三伏贴是什么东西适合什么人用

“三伏贴”是根据中医“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理论,取每年的夏季三伏进行穴位贴敷治疗。有两大人数适合三伏贴,世人多重视其一,就是冬病夏治,而忽视其二,就是三伏排湿,下面慢慢解释,一般说来,三伏贴适合体虚、阳虚的患者,此类患者每到冬天天气寒冷时,身上的老毛病往往突然发作或加重如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等,中医称之为“冬病”:即冬季好发的虚、寒、里、阴病症,具体多为肾、肺、肠胃、鼻、关节等病症。

具体表现多为:咳喘、关节疼痛、怕冷、慢性腹泻、易感冒、风湿性心脏病、慢性鼻炎等机体阳气虚衰,病症深里、寒邪侵袭、机体免疫抵抗力低下、病症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病症,而夏天的“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此时阳气发泄,气血趋于体表,皮肤松弛、毛孔开张,利用药物渗透皮肤,刺激穴位,可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温阳利气、祛散伏痰的功效。

“三伏贴”一般使用辛温的外用药材,如生姜、白芥子、细辛、干姜,川芎等药物,针对不同的疾病,一般要将膏药敷贴于特定的身体穴位上,以达到通络温阳散寒的目的,换句话说,三伏贴就是借助了天时阳气旺盛的时节,而推动身体本不足的阳气,祛除身体寒邪,补充正气的方法。正因为如此,其实三伏贴还适用于没有冬病的一类特殊人群,就是体湿的人群,

现代人运动量少,吃得又好,代谢较慢,造成身体内很多代谢产物排不出去,初期时就是湿,后期可以逐渐发展成为痰、瘀等更严重问题。而湿为阴邪,其性粘而趋下,容易流滞于腹部、下肢、关节等处,影响经脉通畅,功能活动和脏腑协调,而夏至之后,阳气盛极入衰,阴气渐生(自然界由阳盛,开始逐渐向阴盛转化,所谓一阴生的时节),此时如果人体素有阴邪,就会造成上热下凉,上火下水,湿热互蒸,闷于天地(中焦脾胃),不仅影响食欲,而在入伏之后表现出头晕、恶心、倦怠、腹胀、水肿、关节酸痛等诸多症状。

2、三伏贴的效果怎么样?

三伏贴的效果怎么样

三伏贴,又名天灸,是一种传统中医的治疗法,源自于清朝,结合针灸、经络与中药学,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热性刺激,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中医学观点认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贴敷,可以治疗多种反复发作及过敏性病症,如鼻炎、气管炎、咽炎、哮喘等,连续贴敷三年以上,上述疾病大多能够明显减轻症状,减少发病率。

主要成分:元胡、细辛、麝香、白芥子、甘遂,姜汁等,“三伏贴”是指在夏季三伏天,在三伏天,人们的肺脏气血通畅,药物容易深达脏腑,是治疗、调整肺脏疾患的最佳时机。三伏贴是根据中医流传千年的“冬病夏治”的防病治病方法,利用夏季中天气最热、人体阳气最盛的阶段,以辛温祛寒药物贴在不同穴位来防治冬季虚寒疾病的发生及体质调理,

那么,哪些人适合贴三伏贴?哪些人不适合贴三伏贴?三伏贴适应症(1)小儿反复感冒、厌食、消瘦、遗尿;(2)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慢性咳嗽、反复感冒、慢性咽炎;(3)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肌膜炎、网球肘炎;(4)慢性胃肠炎、慢性腹泻、脾胃虚寒、消化不良;(5)虚寒头疼、颈肩腰腿痛、胸腹痛等虚寒性疾病;(6)痛经、产后头痛、月经不调、月子病、更年期综合症等;(7)亚健康调理、任督二脉不通;(8)由免疫力低下和内分泌失调所致的各种疾病。

三伏贴禁忌症应该说,一切属于热性的疾病都不适合用“夏治”的方法,因为夏天是火热的季节,三伏灸选择的中药都属辛温大热的,热天用热药,无异于“火上浇油”,例如咳喘但是伴有发烧的患者、肺结核活动期伴有咯血的人都不能用“三伏灸”法治疗,从中医角度说,患有这些疾病的人,或者阳盛,或者阴虚,总之体内都存着不少的“火气”,如果再用热性的药物,会使阳更盛,阴更虚,不仅会加重发热、咯血等病情,甚至有危及生命的可能。


文章TAG: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