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与其说它们是教育培训机构不如它是商业机构,我觉得有一定的道理。至于脱产学习,则是离开教学岗位,集中在学校进行培训,你说得培训行业凌乱不堪,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在教育方面,组织培训的机构大都是盈利的,学生在学校里学习,那究竟是接受教育还是接受培训。
1、作为贫困县进修学校负责培训的一员,教师培训该如何开展呢?
谢谢你的邀请。我已退休二十年了,对于目前贫困县的教师培训问题不是十分了解,下靣只是说说我们当年的培训情况,以作参考:我们的学员有两种,一为脱产学习,一为不脱产学习。先说不脱产学习,所谓不脱产学习,又可分为长训与短训两种。长训指“达标教育”,就是学历达不到高中以上,未取得教师资格者,一边从事教学工作,一边通过涵授(就是定期邮寄学习资料)让学员自学。
学习中遇到问题,涵授部老师定时定点前去解答,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也要通过考试,验收,达标后发给结业证书,便取得民办教师资格。短训则指专业(体音美)的培训班,大多是根据教学中某种专业技能技巧不够熟悉,临时组班,缺啥补啥,一般不超过一月,大多在寒暑假期进行,此种短训并不是学历教育,不发证书。至于脱产学习,则是离开教学岗位,集中在学校进行培训,
这种教育培训与高中,中师学习差别不大,只不过更加突出师范专业特点,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小学(部分初中)教师。经过二至三年学习,合格者发给证书,绝大多数都可成为正式教师,不论哪种培训,踏出校门之后,大多仍然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即所谓“终身教育”。教师进修学校都设有涵授教育部,靣对所有小学教师,及时解决教学新知识,新观念,努力提高小学教师教学水平,
2、艺术培训属于课外培训机构吗?
艺术培训不属于课外培训机构。因为:一、艺术培训科目(音乐舞蹈美术等)不是学校主科,不属于文化课,在小学,主科是语文、数学、英语。虽然学校也开设艺术课,但所占课时少,专业老师少,有的学校由非专业老师兼课,正是由于学校对艺术课重视不够,导致有艺术特长或有兴趣的学生得不到充分发展;再加上这些年很多家长想让孩子走艺术发展道路,或是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就给孩子报艺术培训班。
小学生报艺术班的相对少一些,小学艺术老师在校外艺术培训班任课的也少,小学生还是重视学主科,为中学打基础,中学阶段,学校对想考艺术专业的学生,出于升学率的考虑,比较重视,由专业老师上课。而非艺考班,艺术课很难保证正常开设,要求自然就不高,有特长感兴趣的学生利用周末或节假日,报个乐器班素描班什么的,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二、艺术培训(高中艺考生外)不会给家长和学生造成负担和压力,就是发展特长,或者放松放松,不太关注培训成绩,只是学生感兴趣,能有提高有进步就可以了,像很多家长让孩子学舞蹈,就是练练形体,并没想着将来考舞蹈,当舞蹈家。三、小升初、中考只老文化课,不考艺术课,平时参加艺术培训,是学生和家长自愿的,不是迫于成绩迫于升学不得已而为之(高考艺术生除外),
3、艺术类培训机构还可以开嘛,需要什么条件?
艺术类培训机构暂时还能够存在,但是可以看到命不会有多长。现在取缔的对象是学科类培训,艺术类、体育类都不在其中,所以说暂时可以存在,但是从公办学校普遍实施“课后延时服务”来看,不允许辅导学习,只能搞文体活动,国家的想法很明确,希望学校能把这一块办起来。首先,课后延时,把艺术培训的时间切掉一大截;其次,在校的延时,不能写作业搞学习,那么只能顺延到放学以后,这对艺术培训机构又是一个挤占;最重要的是,如果学校真的能把这一块办好,学校收费那么低廉,还有几个家长愿意往校外机构送?所以前途堪忧,
4、教育与培训是一回事儿吗?你怎么看?
教育与培训似乎就是同一回事,它们都需要教与学的互动。那么,学生在学校里学习,那究竟是接受教育还是接受培训?我们都知道,一个小孩进入幼儿园,老师主要在于唤醒他对生命、生活的热爱,所以,幼儿园会有很多游戏、活动,进入小学,就要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启迪他们热爱学习,进入初中,要学习一些基础的知识,同时,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文章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