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班是针对超常少年的一种特殊教育模式。每当你看到树荫下,楼台,操场边三三两两拿着课本背书的,不用问,一定是文科班的学生,当看到球场上大汗淋漓的准是理科班的学生,其一是传统模式少年班学生,他们是年龄16周岁以下的非应届高中毕业生,先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再通过集中复试,进行包括心理素质、学习能力、社交能力等在内的全面素质测试,最后录取入学;其二是少年班“创新试点班”,在年龄17周岁以下的非应届高中毕业生中先参加全国高考,再参加综合自主招生考试,按成绩择优录取。
1、文科班都是什么样子的?
文科班都是什么样子?这个问题我有发言权。我从事高中教学近四十年,至少有三十年教文科的经历,当然也教过理科班,下面我从教师的角度来聊聊文科班是什么样子。文科班男女生比例严重失调,八十年代的文科班男生多女生少,受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那个时代上高中的女生相对少一些。九十年代以后,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文科班几乎全让女性占领了,
为什么能出现这种不平衡的状况呢?这就涉及到文理科的特点问题,理科侧重点是数理化生等学科,学生要具备理性思维能力(即抽象思维),数理又要求有丰富的空间思维能力,所以,大部分女生都惧怕数理化,就选择了文科。另一方面,女生的生理特点,就是具备丰富的形象思维能力,那么文科的语文,外语,政治,历史等科目都需要形象思维,且这些学科必须要博闻强记,很适合女生的自身条件,
而男孩大都懒得背诵,只是好研究探索,所以,只要理解了公式定义,推理运算即可。所以男孩大多选择理科,当然,也不尽然,女孩中也有很聪明的,数理化特棒,这种情况老师会动员其学理,同样,数理化差的男生只有学文科。总之,文理科出现不均衡的情况纯属自然,文科班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学习努力,懂礼貌。每当你看到树荫下,楼台,操场边三三两两拿着课本背书的,不用问,一定是文科班的学生,
当看到球场上大汗淋漓的准是理科班的学生。第三个不同点是,文科班报考专业少,收生率相对偏低,但文科班专业好,待遇好,白领多,进入领导层机遇多,文科生考师范类院校几率大,这也是造成男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衡的重要原因。理科班报考专业多,尖端学科多,有利于数理化优秀的学生的发展,理科招生比例大,录取机会多,所以,文理科名有千秋,学生要结合自身条件而定。
另外,文科班在参加社会活动方面比理科班占优势,但在参加文体活动方面,文科生艺术表演占优势,但体育竟赛远不如理科班。同样是女生,文科班大都不热爱体育,即使有热衷于体育的女生,她们也都在理科班,因为体育生属理科,上大学后要学人体医学和健康医学知识,当然,文科班到低是什么样子,还要那些从文科班走出去的学子自己回忆吧!。
2、什么样的孩子会被少年班招去,少年班都以哪些录取为标准?
少年班是针对超常少年的一种特殊教育模式,目前我国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东南大学三所高校设有少年班。超常入学少年参加高考,提前与有关院校联系并进行面试等考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每年招收新生40人左右,西安交通大学为130人左右,东南大学招生数视考生具体成绩确定,中国大陆的少年班始于1978年,在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的建议下,中国多所高校曾一度招收少年大学生,后由于种种原因大多停止招生。
【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1978年3月,在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的大力倡导和热心支持下,在邓小平、方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支持和推动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建了少年班,主要招收尚未完成常规中学教育,但成绩优异的青少年接受大学教育,培养模式少部分专业意愿十分明确的学生,从入学起直接进入主修专业,按照相关专业培养计划学习;大部分学生实行两段式学科平台培养模式(2 2),前两年完成基础课程学习,后两年在导师指导下进行个性化专业学习,
招生条件中科大少年班学院由三部分学生组成。其一是传统模式少年班学生,他们是年龄16周岁以下的非应届高中毕业生,先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再通过集中复试,进行包括心理素质、学习能力、社交能力等在内的全面素质测试,最后录取入学;其二是少年班“创新试点班”,在年龄17周岁以下的非应届高中毕业生中先参加全国高考,再参加综合自主招生考试,按成绩择优录取。
文章TAG:少年班 学森班 招去 孩子 学森班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