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绝句》中的第三首。白话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我们来看一下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如果换成两隻黄鹂会如何呢,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1、两个黄鹂鸣翠柳,黄鹂为何是两个而不是两只?杜甫有何用意?
题主好,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恰好我的老师曾经教过我这个问题!恕樱略抒己见“只“是简化字,本来应当作隻。隻和雙(简化字作双)在古代是反义词,分别表示奇数和偶数,因此,隻在古代只是表示单,独的意义,例如成语“形单影隻”还保留古代的用法的。那么雙则表示成对的意思,甲骨文隻。一只手、一只隹,隻音从雉,本义为鸟在手中。
《說文》:“隻,鳥一枚也。从又持隹,持一隹曰隻,二隹曰雙。”从造字看,隻是手持一鸟,雙是手持二鸟,造字意图十分清楚,而用为量词,是宋元以后,才在口语中出现的。那么我们来看一下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如果换成两隻黄鹂会如何呢?翻译一下为两“独,单”的黄鹂!句子是不通的!所以此句用“个”是非常恰当的哦!那么好多人都在猜测是不是平仄的问题?其实不然,“只”与“个”在诗词中皆为仄韵!正确的答案就是在宋元以前,尤其是唐朝时期,杜甫那个年代,“隻”字并不作为量词使用哒!您明白了吗?,
2、杜甫的经典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好在哪里?
两个黄丽鸣翠柳鸣是歌唱的意思。《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绝句》中的第三首,是杜甫在听闻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后,心情愉快所作。前两句诗人对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后两句诗人因见吴船而想念故乡。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严武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严武还镇成都。
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白话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杜甫(712—770),字子美,出生于巩县(今属河南),被今人誉为“诗圣”,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早年南游吴越,北游齐赵,因科场失利,未能考中进士,后入长安,过了十年困顿的生活,终于当上看管兵器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为叛军所俘,脱险后赴灵武见唐肃宗,被任命为左拾遗,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后来弃官西行,客居秦州,又到四川定居成都草堂。严武任成都府尹时,授杜甫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职,一年后严武去世,杜甫移居夔州,后来出三峡,漂泊在湖北、湖南一带,最终死于舟中,杜甫历经盛衰离乱,饱受艰难困苦,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诗作被称为“诗史”;他集诗歌艺术之大成,是继往开来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
文章TAG:黄鹂 鸣翠柳 两个 两个黄鹂教的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