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形式上看,刑法分为总则和分则。只要学好了总则,并研究透分则中几个具体的罪名,比如盗窃、抢劫、诈骗、贪污受贿等等,刑法也就算学的差不多了,与其说司考是一次考试,不如说司考是一个十字路口,记得复习司考时,大家心里都没底,总有人调侃,“这次没过也没关系,到时候可以到司考论坛写个《我的风雨十年司考路》”。
1、司考刑法怎么学?
从形式上看,刑法分为总则和分则。但是,只要学好了总则,并研究透分则中几个具体的罪名,比如盗窃、抢劫、诈骗、贪污受贿等等,刑法也就算学的差不多了,学法律其实有点像建房子:先搭建好框架,再填充细节;搭建框架需要依赖体系和概念,细节则需要逻辑和经验。而刑法学则更像是一个结构细密、墙壁坚厚的大房子,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刑法的体系最为严密,如果把法律比作一个皇冠,刑法学一定是这个皇冠上最耀眼的那颗明珠,
那么刑法的框架是什么?刑法研究的是犯罪与刑罚。即社会上发生了违法的行为,但究竟是否是犯罪,构成何罪;一旦构成犯罪,则应处以各种刑罚,就犯罪论来说,主要是犯罪的4个构成要件,即主体(即人或单位)、主观方面(故意或过失)、客体(侵犯的各种法益,如人身、财产、职务的廉洁性等等)和客观方面(实施了各种行为);外加正当行为,如正当防卫、紧急避险。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采用的是传统刑法学理论,而不谈所谓“三阶层”之类的理论,就刑罚论来说,也就是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包括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和管制;附加刑分罚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有了上面的框架,再去填充细节,相信会好很多。不过,就复习考试而言,还是多以考试为导向,少关注深奥的理论问题,多结合案例来学,
2、法考的《刑法》该怎么学?听不懂该怎么办?
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学习刑法,最好还是要培养兴趣,只有对这个产生浓厚兴趣了,才会激发学习的动力,另外结合案例学习刑法也是激发兴趣,进而将生硬的法律条文融入实际生活的根本方法。其次,刑法总论部分要学好犯罪构成的四个构成要件,尤其是犯罪的主观方面的分析,难点是间接故意和轻信能避免的过失的区分;犯罪形态;罪数及归责原则等问题都是总论部分的难点及司法实践中极易出现的问题,
分则部分的学习主要是要注意对犯罪行为(也就是客观要件)的准确把握。刑法分则的分类是按所保护的客体进行分类的,所以要注意具体刑法罪名在各章节中的归类这是初学刑法者易忽视的,如抢劫罪侵犯的是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双重客体,但却归类在财产犯罪中,所以如何区分抢劫与抢夺、敲诈勒索甚至盗窃是重点,最后,建议你多看看案例评析、或者下载网络上司法考试培训机构的讲课课件,通过老师们的讲解,对条文有更准确的理解和运用,最高法高法编辑的《刑事审判参考》也是不错的参考书。
3、司法考试该怎么备考?
与其说司考是一次考试,不如说司考是一个十字路口,在这个十字路口面前,有的人选择了不撞南墙不回头,有的人选择了曲线救国,而有的人干脆选择了另辟蹊径。这是一个法大学生,写在2017年“末代司考”之前的故事,对准备从事法律相关行业的同学们来说,如果说最近有件什么大事,那就是今年的司考报名无疑了。繁琐的报名系统,一遍一遍地以各种姿势提交证件照还是显示不合格,每次不通过的理由一个赛一个奇葩:没有露出耳朵、妆容太浓、戴美瞳、头像比例太大......光是报名这个环节就能把考生整崩溃,
不少考生在论坛里吐槽照片审核司考以“全国第一大考”闻名于世。她好像有魔力似的,让无数法本和非法本的学生门前赴后继地奔向这个战场,曾经还听说过一位得了癌症的老爷爷施祖林总共考了19次司考,虽然每次都是以几分之差败北,但他仍然坚持考试,每晚要学到12点才睡,有人曾经在微博上发了这样一句话——“人类没有任何考试的庞杂可以超越司考”。
文章TAG:司考 刑法 分则 司考刑法分则怎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