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注会教材2010公司正版有多少页

357页,问的很巧,在下正用呢!呵呵

注会教材2010公司正版有多少页

2,2010年注会教材

2011年注册会计师考前辅导培训课程 http://www.zaixianketang.cn/zckjs/20100921/365.html

2010年注会教材

3,CPA财务成本管理

比中级难,说不上相当于什么,你经济学专业,3年级是没问题的,需要一定的会计基础(不是很多)会一些高中的数学,较常用的是指数计算、还有ln计算、正态分布、概率知识等都是很基本的,就是看着吓人,又不是考数学,不会有特难的数学计算,建议从开始学就是用科学计算器,比如09年考XXX的365分之199次(数记得不很清),一般的计算器累死也算不出来。前半本书用数学,后半本用表格和会计,每章思想都不尽相同,并不认为哪种方法最优,颠覆了一些会计(指现行会计准则和体系)思想,所以也不要求会计基础多好。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你准备考注会吗?呵呵,那几门里税法经济法最简单,会计和审计最难!至于你问的那个财务成本管理的难度在CPA里中等,至于和中级比,我觉得差不多的,CPA的要难那么点,要过不是很难,只要你吧会计的知识框架建立起来,再把CPA那本财务成本看几遍,做点题,通过的概率还是蛮大的!
CPA的《财务成本管理》比中级财务管理不仅仅是高一个档次的问题。我考过中级,现正在准备cpa,中级只需把教材看完练习题做完,通过基本没问题,很多考题就是书上的原题改改数据而已。CPA的《财务成本管理》要求就高多了,综合性很强。备考至少要用中级两倍的时间准备,在新教材出来前,要先过一遍2010年的教材,可以下载录音讲义结合教材来学习,我比较喜欢东奥的闫红华老师,声音清楚语速合适,中华的陈华亭语速太慢。新教材出来后再进行第二轮学习,重点注意有变化的地方。
经济法我没考,我就说说财管吧。财务成本管理公式、计算和模型很多,主要是为了预测现金流量来进行估值等等,光看透书本和做一些题目个人觉得还是不够的,考试时间里基本都做不完,平时速度没练习上去,25天也是不够的。我建议去报一个网校课程,多做题,提高解题速度,真正学懂课本,尤其是综合提盒计算题要保证正确率的,这样通过的可能性大。以上是我的一点经验,也因人而异,希望能帮到你。

CPA财务成本管理

4,成本管理这门课程有多少章节

《成本管理》这门课程有5章内容,包括:模块一成本管理基础、模块二成本预测与决策、模块三成本计划与控制、模块四成本核算与分析考核、模块五成本管理新发展.
第一章 1.影响财务管理目标的内部影响因素和外部影响因素。 2.现金流转不平衡的内部及外部原因。 3.财务管理的原则(自利、双方交易、信号传递、引导、资本市场有效) 第二章 1.财务报表分析——局限性、危险信号 2.基本财务比率分析——注意的问题、影响的因素 3.财务分析体系——改进的 第三章 1.财务预测——销售百分比法。 2.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和内含增长率。 3.可持续增长率的分析和应用。 4.超高速增长的资金来源和解决办法。 第四章 1.债券价值及其到期收益率的计算。 2.两种证券投资组合的预期报酬率和标准差、两种证券投资组合的有效集及其结论。 3.资本市场线的含义和应用(总期望报酬率和总标准差)。 4.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证券市场线。 第五章 1.投资评价基本方法(优缺点) 2.现金流量的估计要注意的问题 3.投资项目风险的处置(风险调整折现率法,结合b系数) 4.项目折现率的确定条件。 第六章 1.现金管理目标和持有量确定。 2.存货控制决策经济批量假设。 第七章 1.普通股上市目的,筹资优缺点。 2.可转换债券要素和优缺点。 3.融资租赁的主要条件。 4.短期借款信用条件。 5.营运资金筹集政策的含义及特点。 第八章 1.(相关论)影响股利分配的因素。 2.剩余股利政策和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的内容及理由。 3.股票股利和股票分割的特点。 第九章 1.决定资本成本高低的因素。 2.综合资金成本价值比重的确定。 3.资本结构理论。 4.最佳资本结构的确定。 第十章 1.企业整体价值和经济价值。 2.经济价值的类型。 3.现金流量折现法——原理 4.经济利润法——原理。 5.相对价值法——动因、优点、适用。 第十一章 1.期权的到期日价值及净损益计算; 2.常见的期权投资策略的原理; 3.期权价值的影响因素; 4.期权价值评估的方法. 5.实物期权的类型. 第十二章 1.成本分类及界限的划分。 2.成本计算制度的类型。 3.三种成本计算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4.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的特点、区别。 第十三章 1.成本按性态分类。 2.混合成本分解原理。 3.本量利图的类型。 4.全部成本计算法和变动成本计算法的特点、区别。 第十四章 1.成本控制和成本降低的区别。 2.标准成本的类型及应用. 3.各种成本差异形成的原因。 3.作业成本计算法的特点、原理。 第十五章 1.成本中心类型及可控成本的确定。 2.制造费用归属和分摊的方法。 3.利润中心的考核。 4.投资中心业绩考核评价的指标的特点。 5.内部转移价格的类型、特点及适用范围.

文章TAG:注会财务成本管理教材有多少页注会  财务  财务成本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