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草纲目收录了药物多少种

共收录1892种
收药1892种(新增374种)
《本草纲目》,收录了药物1892种 呵呵
《本草纲目》,收录了药物1892种

本草纲目收录了药物多少种

2,本草纲目里一共有多少种药材

《本草纲目》是明朝医学家李时珍30余年心血的结晶。全书共有190多万字,记载了1892种药物,分成60类。其中374种是李时珍新增加的药物。绘图1100多幅,并附有11000多个药方。它是几千年来祖国药物学的总结。这本药典,不论从它严密的科学分类,或是从它包含药物的数目之多和流畅生动的文笔来看,都远远超过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
记载了1892种药物

本草纲目里一共有多少种药材

3,新修本草

新修本草 《新修本草》(公元657-659年,唐显庆2-4年)是苏敬等所编著。世称《唐本草》。 唐代的文化,在当时是居于世界文化的前列,医药亦属文化的一种,当然也不例外。就药物而言,品种不断增加,内容日益丰富。而当时医家奉为用药指南的《本草经集注》,在内容方面存在着:“闻见阙于殊方……诠释拘于独学……秋采榆人,冬收云实。谬梁米之黄白,混剂子之牡蔓。异繁美于鸡肠,合由跋于鸢尾。防葵狼毒,妄日同根;钩吻黄精,引为连类。铅锡莫辨,橙抽不分”等问题。而此后之医家,“更相祖述,罕能厘证”,“承疑行妄,曾无有觉”。这些存在问题,如不解决,势必以误传讹。因此,苏敏于唐显庆二年表请修定本草,得到唐高宗的批准,并命李劾等组织二十二人修定,实际上是由苏敬负责。于显庆四年修定完毕,名曰《新修本草》。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它比世界上有名的欧洲纽伦堡药典要早800余年。 本书有本草20卷,目录1卷,又有药图25卷,图经7卷,计53卷。载药844种,比《本草经集注》增加114种。所增加的药物中,有一部分外来药品,如安息香、龙脑香、胡椒、诃黎勒等。分玉石、草、木、人、兽禽、虫、鱼、果、菜、米谷、有名未用回互类。 本书在编写中对《本经》褓存原貌,同时在学术上能采纳群众意见,做到“上禀神规,下询众议”。收集的资料范围比较广泛,“普颁天下,营求药物,羽毛鳞介,无远不臻;根茎花实,有名咸萃”。对药物的功用,详细探讨,多方考订,做到“详探秘要,博综方术。《本经》虽阙,有验必书;《别录》虽存,无稽必正。考其同异,择其去取”。从而改变辗转抄录的编书陋习,其学术性是较强的。本书有文、有图,图文对照,便于学者学习。这种编写方法,开创了药学著作的先例。所以唐朝政府规定为学医者必读之书。它对我国药学的发展起有推动作用,流传达300年之久,直到宋代的《开宝本草》问世后才代替了它在医药界的位置。在国外也有一定的影响。如公元713年日本就有此书的传抄本。日本《律令蜒喜式》记载:“凡医生皆读苏敬新修本草”。“凡读医经者,《太素》限四百六十日,《新修本草》三百一十日”。这也说明本书对日本医药事业影响之深远了。 本书原著已不全,现仅有本草部分残卷的影印本;但原书的主要内容,还可从《证类本草》、《本草纲目》中见到。现有复辑本问世,名之曰《唐·新修本草》。 成书于唐显庆四年的本草学著作《新修本草》是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由国家权力机关颁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药学专著,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药典。 该书由唐代药学家苏敬主持编纂,从唐显庆二年开始编写到唐显庆四年正月使其成书共历时两年。全书共54卷,分为三部分:正文、药图和图经。《正文》即通称《新修本草》凡20卷,目录1卷;药图25卷,目录1卷;《图经》7卷。新修本草又被称为《唐本草》、《英公本草》。《新修本草》正文部分收录了850种药,比前代药学家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新增药物114种,对古书未载的内容加以补充,内容有误者,重加修订,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从正式颁布天下之後就作为临床用药的法律和学术依据,流传了400馀年,代表了中古时期中国中医药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新修本草

4,本草纲目有多少种药

《本草纲目》是一部中医学论述药物学的专著,其内容颇多博物学价值。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编撰于公元1578年,成书后几经周折,后初刊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全书共52卷,收载药物1892种,其中植物药计有1094种,动物药443种,矿物药161种,其他类药物194种。李时珍新补入药物374种。该书图文并茂,有药物图1109幅。作者为了增加该书的临床参考价值,于若干药的论述中附录临床处方11096首,其中8000多首来自作者临床经验之总结或多年之征集,有着较好的参考价值。  《本草纲目》共分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等16部为纲,62类为目,其分部类的原则为“从微至巨,从贱至贵”。搜罗群集,有谓其所参考之书多达800余种者,可谓“贯串百氏”的一代巨著。该书又在每药物之下,标正名为纲,附释名为目,故命名其书为《本草纲目》。每药之论述内容,则详之于集解、辨疑、正误、修治(炮制加工)、气味(药性药理)、主治(药效)、发明(李时珍之心得体会和研究结论)、附方等。《本草纲目》之分类叙述方法是在前人基础上的一次创造性发展,条分缕析,使读者一目了然,其分类方法实际上已具备了现代生物进化思想的科学性。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撰写于1578年,初刊于1593年。全书载药1892种,其中植物药1094种,其余为矿物及其他药物,由李时珍新增入的药物就有374种。书中附有药物图 1109幅,方剂11096首,其中约有8000多首是李氏自己收集或拟定的。每种药物分列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等项。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的科学资料,也提出了相当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特别是书中将动物药按“从贱到贵”的顺序排列,记载了动物对生活环境适应的重要资料,说明李时珍具备生物学进化思想。此书曾先后刻印数十次,在中国促进了本草学、生物学研究,在世界上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出现英、法、德、日等多种文字的节译本或全译本。其中的一些资料,直接影响达尔文进化论的形成。参考资料:中国医生的命运谁定?
2000多种。但是现在一般常用的中药只有几百种。
《本草纲目》是一部中医学论述药物学的专著,其内容颇多博物学价值。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编撰于公元1578年,成书后几经周折,后初刊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全书共52卷,收载药物1892种,其中植物药计有1094种,动物药443种,矿物药161种,其他类药物194种。李时珍新补入药物374种。该书图文并茂,有药物图1109幅。作者为了增加该书的临床参考价值,于若干药的论述中附录临床处方11096首,其中8000多首来自作者临床经验之总结或多年之征集,有着较好的参考价值。 《本草纲目》共分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等16部为纲,62类为目,其分部类的原则为“从微至巨,从贱至贵”。搜罗群集,有谓其所参考之书多达800余种者,可谓“贯串百氏”的一代巨著。该书又在每药物之下,标正名为纲,附释名为目,故命名其书为《本草纲目》。每药之论述内容,则详之于集解、辨疑、正误、修治(炮制加工)、气味(药性药理)、主治(药效)、发明(李时珍之心得体会和研究结论)、附方等。《
这本书记录了2600多种对人体有好处的药材和食材
1892!!!!!!!!!!!!!!!!!!!!!

文章TAG:新修本草载中药多少种新修本草  中药  多少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