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精准教育,就是利用了互联网+、大数据处理以及多媒体包括移动终端学习系统的教育,理论上,通过这些技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动态可以即时掌握,学生也可以知道自己学习的弱点在哪里,掌握知识的情况如何,用教学理论来说是“有效的反馈,才有有效的教学”,用通俗的话就是缺什么补什么,用古人的话是“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或许借用精准扶贫,则是精准教育。

1、什么是精准扶贫?

什么是精准扶贫

目前,人人都会听到一个词:精准扶贫。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如何做到精准?我认为,这个词的提出,不是让我们提着大包小袋,米面蛋肉的物质食粮去老乡家探望与无偿的赠送,要想拔掉穷根,只有教给老乡们生产致富的新门道,打开销售农产品的大通道,才能真正的脱贫,是的,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2020年让7000多万农村穷人摆脱贫困。

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也是一个伟大的目标,我们全党全员,都在为之奋斗着。“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多么实际的一句话,为了这一句话,所到之处,都在精准扶贫上下工夫,为了暂时的脱贫,有的地方召集企事业单位的人员,集资购买日常用品、家中不穿的衣物、一车车地拉着生活物质前往山区农牧区贫困地带送温暖。这样的做法,能否真正让老乡们摆脱贫困?不能!只能解一时之困,不能让其永远温暖,

怎么办?最关键的就是改变穷思想,将老乡们固守的心理一点一点改变,这就需要相关部门的扶贫人员下功夫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谁都明白,要抓住全面脱贫的精髓,才能打好攻坚之战,三年时间里,解决7000多万人的脱贫问题,不允许扶贫人员的松懈,只有将“输血”模式改变为“造血”功能,才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其实农民朋友们急切想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谁不想坐在宽敞的大瓦房中,谁不想每日吃上有鱼有肉的饭菜,谁不想兜里鼓起现金、抽屉中的存折上个五、六位数想!都想!只是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节拍,也不能在商业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这是农业一系列的发展模式跟不上所造成的贫穷,

2、什么是精准教育?

什么是精准教育

教育改革从来不缺新名词。互联网、大数据、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教育技术、教育改革也有不断推动与发展的作用,目前在教育界提出的精准教育颇为受人关注。所谓精准教育,就是利用了互联网+、大数据处理以及多媒体包括移动终端学习系统的教育,理论上,通过这些技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动态可以即时掌握,学生也可以知道自己学习的弱点在哪里,掌握知识的情况如何,用教学理论来说是“有效的反馈,才有有效的教学”,用通俗的话就是缺什么补什么,用古人的话是“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或许借用精准扶贫,则是精准教育,

按照教育原理或者教育理论,能够做到精准教育肯定能够提高教育效率,教师的教学不再漫无目标,学生对于已经掌握的知识不必再重复“炒冷饭”。听上去似乎很美好,教育的革命似乎即将来到,但是目前的教育技术真的能够做到精准教育?精准教育能够让你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吗?首先,目前的精准教育是建立在数据分析之上的,以移动终端教育技术而言,统计的是一个班级,其样本从统计学上讲可信度不够,且统计基本上是以客观题分析为主,一道习题对与错,可能包含了诸多的知识点的考察,学生的对错可能是某个知识点没有掌握,但是表现在客观题上的答案是看不出来的,

当然宏观上讲,现在还有海量大数据的分析,大数据分析仅仅是对于某一问题的趋势分析,落实到某一个学生未必精准。其次,传统教师上课,虽然没有即时统计分析,但是一个优秀教师,通过多年的教学积累,哪一个知识点学生最难掌握心中是清清楚楚,对所教学生,只要一段时间的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课堂提问,也是清清楚楚,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掌握的情况甚至于比通过冷冰冰的数据统计得到的情况还要清楚。第三,目前的移动终端技术,其优势之一是课堂的即时数据统计分析,正是因为课堂的即时统计,对课堂带来很大的负面作用,因为原本连贯的课堂被迫被统计所打断,已经掌握的学生再来听无需再听的分析,简直如同嚼蜡,有经验的教师当然不会忽视知识难点,但是他不会去浪费这个统计时间,使课堂空白断档,而是深入浅出,多角度分析讲解这个知识点,使已经掌握的学生得以巩固,没有掌握的得以掌握。


文章TAG:精准  教育  精准哈他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