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去打工,没有填写高考志愿,即使回头想读专科,也没门。没有参与高考志愿填报的,不会录取,学校老师也不会分析学生填写的高考志愿,道理一样,新师分享指导学生和亲朋好友孩子填报高考志愿近二十年的体会,学校老师不会给学生填写高考志愿建议,任何老师都怕承担责任。
1、高考填报志愿,如何确保不掉档?
高考结束,调整完毕,成绩即出。填报志愿,学生、家长、亲朋好友,一起战斗,头条新师说,分享指导学生和亲朋好友孩子填报高考志愿近二十年的体会。高考填报志愿,不怕掉档的人:第一种人,参加了高校单独招生、过了高考批次线的人,学校和专业已经敲定,只等高考过个批次线。真的幸福,没有压力地去过批次线,对过了高校单独招生考试的人来说易如反掌,
第二种人,高考分数超过985、211重点线比较多的人。不会掉档,担心的是得到的不是自己心意的学校和专业,一旦不满意,往往选择复读,成功率比较高。第三种人,高考分数超过一本二本线比较多的人,不会掉档,担心的是得到的不是自己心意的学校和专业。一旦不满意,选择复读成功率很低,第四种人,专科(高职、高专)层次线上的人。
专科层次学校招生为了不浪费招生计划,大多数学校会电话问询意见,一旦选择不读,是不会录取的,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专业。即使入校后想换专业,没有选拔考试,更何况有普通专科升本科等着你。另外,现在有的专科学校开设有专本连读,招收的高考分数是离本科线很近的人,这个批次的人选择复读,浪费时间,不如早上大学早就业。
高考填报志愿,谁会掉档:高考分数刚好上线的人,不认真研究该省和学校往年招生计划和录取线的人。不按照一分一段找准自己位置的人,不服从调剂的人。过分相信冲一冲的人,要想确保不掉档能得到心意的专业,请注意:没有参与高考志愿填报的,不会录取。不填写服从调剂,绝对不会给予调剂,高考后去打工,没有填写高考志愿,即使回头想读专科,也没门。
规矩是死的,人再活也没用,没有达到批次线的,不用填写,白费功夫。刚上一本线的,一定要填报二本,刚上二本线的,一定要填报专科。这就是高考志愿填报常说的: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一个批次是一次性投档,投档只有一次。投档,全部由电脑系统完成,再说一遍,投档,一个批次只有一次。高考投档一般分四次:提前批一次,一本一次,二本一次,专科一次,每个批次只有一次,
上一个批次没有录取,会在下一批次根据填报的学校去投档,没有填报没有学上。一个批次,填报志愿有9个学校6个专业,附加:服从专业调剂,考生和家长,看到如此多的学校和专业可以填写,觉得自己信心满满,以为随便填写,一定有学上,一定能得到心意的专业。错了,再说一遍,一个批次投档只有一次。一个人,一个批次,只能投进一个学校,只要服从调剂,总有专业会录取,当然最后是最冷甚至没人想读的专业,
因此,一个批次,填写9个学校要有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这样的梯次,专业从自己喜欢、比较喜欢、不太喜欢,到服从调剂。一个批次里,电脑系统按照9个院校的先后顺序进行检索,一旦符合条件就会投档,一旦被学校退档到省招办,只能等下一个批次。学校老师不会给学生填写高考志愿建议,任何老师都怕承担责任,学校老师也不会分析学生填写的高考志愿,道理一样。
填写志愿就是学生和家长的事情,一定要做足功课。比如,报考美术的,把全国的美术院校整理出来;报考音乐的,把全国的音乐院校整理出来;报考中医学的,把全国的中医院校整理出来,这种整理,根据自己的高考分数和各自学校往年专业录取人数和录取线以及自己一分一段的位次,就能保障高考志愿填写的精准度。各种条件的加分,不用于投档,只用于学校专业录取,
2、怎样查征集志愿名单?怎么看是否掉档了?
每一个批次录取完成时,当地教育考试院会公布当批次的各项信息,比如录取人数、各高校录取最低分数与最高录取分数。而后会同步发布该批次征集志愿信息,具体到每一个学校、每一个专业,征集多少名学生以及征集标准等,你想了解征集志愿信息的话可以关注当地省市教育考试院的微信公众号、登陆其网站具体了解,至于征集信息发布时间在高考成绩发布时各地都有录段时间表,里面对各批次的录取日程与征集志愿时间都标注得非常清楚。
文章TAG:志愿 高考 算掉 填报 高考志愿怎么算掉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