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本身建省历史就不长,在建省之前经历过两次大规模人口迁移,又有长江这种地理阻隔,导致没有形成统一的“江苏话”。(这是唐朝的行政区划图,江苏分属于河南道、淮南道和江南东道)二、南北对峙形成的隔阂江苏地跨南北交界,在历史上的南北对峙期间,江苏都处于对峙的前线。
1、江苏中学生的教材是统一的吗,为什么中考试卷不统一?
谢邀。首先,江苏省中学教材是统一的,其次,中考每个市的命题是不一样的。中考全市的试卷是一样的,但是全省范围内是不相同的。原因是国家对于中考没有统一的规定,各省份自行确定中考命题方式,有的省份是全省统一命题,统一考试,而绝大部分省份中考都是由考生所在市单独命题,不是全省统一命题,所以中考是不是全省统一命题是要根据不同省份确定的。
2、为什么历史上没有形成统一的“江苏话”?
形成汉语方言的要素很多,有属于社会、历史、地理方面的因素,如人口的迁移,山川地理的阻隔等;也有属于语言本身的要素,如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语言的相互接触、相互影响等,江苏本身建省历史就不长,在建省之前经历过两次大规模人口迁移,又有长江这种地理阻隔,导致没有形成统一的“江苏话”。一、拼凑起来的省份江苏的很多城市历史都很悠久,但是作为一个省,却非常年轻,
在历史上,江苏成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时间并不长。到了明朝,南直隶的出现,才将江苏纳入了一个行政区域中,到了清朝康熙六年(1667年),当时的江南省被拆分成江苏(包括现在上海)和安徽两省。江苏省才作为一个统一的行政实体出现在历史上,至今不过三百多年,江苏地形以平原为主,位于大陆东部沿海,长江和淮河下游。
历史上黄河曾多次夺取淮河河道,从江苏北部入海,黄河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在三条大河的作用下,江苏被切割成了三块。由于大河的天然阻隔,三块区域分别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文化特征,而这三块区域又分别跟周边省份相连,每块区域都跟周边省份的关系更加密切。比如淮河以北属于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这片地方自古就属于中原地区,(这是唐朝的行政区划图,江苏分属于河南道、淮南道和江南东道)二、南北对峙形成的隔阂江苏地跨南北交界,在历史上的南北对峙期间,江苏都处于对峙的前线。
战线常常随着双方的实力消长在淮河和长江之间摆动,也就是说,江淮之间都是战场,淮河以北属于北方,长江以南属于南方,南北方就被中间地带阻隔,各自独立发展。而江淮之间则会在南北方以及战争影响下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风貌,三、两次衣冠南渡导致语言的改变1东晋南北朝永嘉之乱后,北方陷入大混乱,人民大量南迁。江苏境内的淮河以南包括长江南岸地区安置了大量的北方移民,
这时候方言开始变化。北方移民讲的是洛语,和当地的吴语混杂在一起,形成了金陵雅言,接近现在的吴语,而淮河以北被北方政权占据。北方的洛语在和各民族交融后也发生了变化,形成了新的洛阳雅音,也就是说在这个时期,江苏境内已经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汉语,以淮河为界,以南是金陵雅言,以北是洛阳雅音。2宋金对峙期间靖康之乱之后,北方人民再次大量南迁,
宋金的边界大致是以秦岭淮河为界,淮河以南地区又一次安置了大量南迁的北方移民。江苏境内安置的北方移民主要集中在南京、镇江、扬州、淮安等地,他们讲的洛阳雅音和金陵雅言混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江淮官话。原来讲金陵雅言的区域被压缩到了太湖周围,淮河以北则在金朝统治之下,他们讲的洛阳雅音再一次发生变化。总之,一个拼凑起来的省份,加上历史和地理的综合作用,自然是无法形成统一的方言的,
3、2020江苏高考语文作文题目为何与全国格格不入?谁能看明白?
在我看来,只要联系到2020年江苏苏州出了个给江苏抹黑,给苏州抹黑的许某某,就不难理解此题的真正意思了,回答起来也是小菜一碟。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看起来很高深,其实稍微动动脑筋,真的不难,先从字面理解,就是指同样的声音能产生共鸣,同样的气味会相互融合,延伸开来,就是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结合在一起。
文章TAG:江苏 统考 中学生 教材 统一 江苏为什么不全国统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