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狗不理”包子就此诞生。天津狗不理包子鲜而不腻,清香适口,(天津狗不理包子总店)这种形似菊花的包子,皮薄馅嫩,肥而不腻,“老板,赶紧的上几屉狗不理包子来,狗不理包子它的市场主要就是在国内,“狗不理包子在旁边,没看见这里是德聚号吗。
1、狗不理包子是怎么做的?
天津狗不理包子鲜而不腻,清香适口。1、做馅,将500克脱酸猪肉洗净剁成肉末放入盆内,加入酱油10克、盐7克、料酒5克、葱末50克、姜末10克、味精10克、香油50克等先拌匀,顺一个方向搅拌,搅拌上劲,再倒入骨头汤250克,边倒边顺一个方向搅拌,搅成至黏性即成馅料,黏性的检验标准是,用两根筷子插到肉馅上,似倒非倒。
2、做包子,将面粉与酵母粉拌在一起,用300克水和成面团,静醒后,再揉到外表光滑内部细腻时,进行醒发,醒发是原面团0.5倍大时,将醒发好的面团揉匀揉透,分成35克大小均匀的剂子,将面剂擀圆,将馅料放入包子皮的中间,包成18个褶子,边捏紧成包子。将包子上蒸锅中,冷水入锅,旺火蒸,大气出来蒸七八分钟,既可缺下上桌,
2、狗不理包子为什么要叫“狗不理”?
总店位于天津和平区山东路的“狗不理”包子,可谓驰名中外,和“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并称天津当地的三绝名小吃,也是中华老字号之一。在上世纪80年代,营业面积才2600平方米,餐位不过500个的“狗不理”包子店,其营业状况在天津餐饮业就首屈一指了,日营业额已经高达十万元,堪称“天津小吃王”,(天津狗不理包子总店)这种形似菊花的包子,皮薄馅嫩,肥而不腻。
一口咬下去芳香四溢,浑身舒坦,凡是来到天津的人,其它地方、其它小吃统统可以忽略不计,唯独“狗不理”包子万万不可错过。按理说,这种蜚声中外、极富特色风味、让人垂涎三尺的名小吃,理应取一个高大上的响亮名字,让人不但一下就能记住其名,还能尝到其鲜,对其念念不忘。但是,偏偏这个让天津人自豪骄傲的名小吃,居然取了个“狗不理”的怪异之名,
那么,“狗不理”这个奇葩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狗不理”包子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始创于一个名叫高贵友的人。高贵友于清道光11年出生在直隶武清县下朱庄,祖上世代务农为生,父母也十分本分老实,是远近出了名的大好人,因家境贫困,高贵友的父亲老大不小才娶了媳妇结了婚,等到高贵友呱呱坠地时,父亲已年近四十。老来得子的父亲喜出望外,高家终于后继有人了,
但看着一贫如洗的家境,高贵友的父亲不免又担忧起来:怎样才能保证高贵友健康成长,也让自己老有所依呢?高贵友的父亲首先想到,给儿子娶一个贱名“狗子”。众所周知,古代的农村,一来父母缺少文化,也确实取不了像模像样的名字,二来在人们的固有观念中,名字越贱越容易养活,就像猫狗一样,找到什么就吃什么,不容易饿死,能平安度日,长大成人。
三来古时候的人信奉迷信,认为妖魔鬼怪都不喜欢名字难听的小孩,贱名可以欺骗鬼怪,使鬼怪感到厌恶,不会前来纠缠孩子,小孩儿们就能活到成人了,(清朝时期的百姓)“狗子”这个名字虽贱,但饱含着父亲的舐犊之情。高贵友也算争气,平平安安地度过了童年生活,不过,高家实在太过贫穷,只能尽量保证让高贵友不饿肚子,上学识字这等好事,对高贵友来说,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因此,高贵友从未上过一天学,大字不识一个,但他自幼头脑灵活,遇事喜欢钻研思考,总是对不明白的事情刨根问底。而且高贵友还性格倔强,是个出了名的牛脾气,如果逆了他的性子,九头牛都拉不回来,任凭父亲这边动手吓他,母亲那边苦口婆心地劝说,他依旧会拧着脖子,一声不吭,对谁都不理不睬,等到高贵友长到大约14岁左右时,他的牛脾气依然没有丝毫收敛,反而愈演愈烈,善良的母亲拿他没辙,只好抱怨他道:“你这种牛脾气呀,真是个‘狗不理’啊!”意思是说高贵友一旦脾气上来了,就连狗都不愿搭理他。
文章TAG:狗不理 包子 日语 狗不理包子日语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