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待遇方面,各地各行业有很大区别,经济发达地区年收入有30万左右,一些欠发达的省,年收入在15万左右;政治待遇方面,并没有权利出席班子会议,但一些重要的部门,可以列席班子扩大会议,但没有表决权;工作待遇方面,对自己业务范围内的事情,有一定的话语权,一些重要部门是可以在单位最大领导那里说得上话,有一定的建议权;社会地位方面,在本单位,属于中层干部,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到下一级单位,会被当成领导过来视察和指导工作,与体制外的人接触,一般也会被当做领导。
1、主任科员和科员有什么不同?
主任科员和科员是公务员序列(包括参公事业编人员)在2019年6月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实施之前的非领导职务称呼,主任科员对应正科非领导职务,科员是除办事员外最低级别的公务员。除这两个非领导职务外,还设有巡视员、副巡视员、调研员、副调研员、副主任科员、办事员等五个非领导职务,对应正厅、副厅、正处、副处、副科等职务,即原来非领导职务一共有八个层级,
2019年6月新公务员法实施后,公务员迎来职务与职级并行时代,原来的非领导职务由职级替代,从8个层级拓展到12个层级,分别为一二级科员、一到四级主任科员、一到四级调研员、一二级巡视员。原来的办事员大致对应二级科员,科员对应一级科员,副主任科员对应四级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对应二级主任科员,副调研员对应四级调研员,调研员对应二级调研员,副巡视员对应二级巡视员,巡视员对应一级巡视员,
以科级为例,由于三级主任科员的工资待遇高于副科实职,一级主任科员又高于正科实职,综合比对下来,副科实职为副科标配,四级主任科员在公务员队伍普遍被视为“小副科”,三级主任科员被视为“大副科”;正科实职为正科标配,二级主任科员被视为“小正科”,一级主任科员被视为“大正科”。一至四级调研员以此类推,这样比较容易分清楚职级与职务之间的概念,
2、科级待遇有什么?
在我国的领导级别中,科级属于最底层的领导,再往下就是科员了,不能称之为领导了。我国的领导干部级别包括:正国级、副国级、正部级、副部级、正厅级、副厅级、正处级、副处级、正科级、副科级,分别对应国家、省、市、县、镇的各级领导,其中科级一般指正科级和副科级。在新公务员法实施之后,有职务和职级两条线,在科级这一级别,也可以理解为实职科级和非实职科级,比如在镇一级,镇党委书记、镇长、镇人大主席为正科级领导,为实职正科,另外还会有一些不担任领导职务的二级主任科员和一级主任科员,这些为非实职正科;镇党委副书记、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镇人大副主席为副科级领导,为实职副科,另外还会有一些不担任领导职务的四级主任科员和三级主任科员,这些为非实职副科,
科级待遇可以理解为收入待遇、政治待遇、工作待遇、社会地位待遇。同样是科级干部,在不同的单位,待遇又有所不同,1.在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科级干部基本上不算是领导了,只是一个科级办事员而已。经济待遇方面,各地各行业有很大区别,经济发达地区年收入有30万左右,一些欠发达的省,年收入在15万左右;政治待遇方面,就是普通工作人员的待遇;工作待遇方面,仅仅对自己业务范围的一小部分事情有发表意见建议的权力;社会地位待遇方面,如果在本单位,就是办事员一个,没什么社会地位的,如果到了下级单位,提高半级来看待就差不多了,如果是与体制外的人接触,社会地位也不见得有多高,社会很现实,手中没有多大权力,也谈不上对社会有多了不起的贡献,当然就没有多高的社会地位了,
2.在地市级,科级干部算是单位里面的中层干部。经济待遇方面,各地各行业有很大区别,经济发达地区年收入有30万左右,一些欠发达的省,年收入在15万左右;政治待遇方面,并没有权利出席班子会议,但一些重要的部门,可以列席班子扩大会议,但没有表决权;工作待遇方面,对自己业务范围内的事情,有一定的话语权,一些重要部门是可以在单位最大领导那里说得上话,有一定的建议权;社会地位方面,在本单位,属于中层干部,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到下一级单位,会被当成领导过来视察和指导工作,与体制外的人接触,一般也会被当做领导。
文章TAG:人事处 科级 科员 待遇 权利 人事处科员有什么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