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历史从什么时候算起呢?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版图上,河北从未属于过一个独立的行政区,也没有统一的名称,大部分地区一直属京师管辖。河北至今也没有统一的方言,统一的文化与风俗习惯,统一的饮食口味,河北人对河北也不像其他省人民对本省那样有归属感,古时把国都附近的地方称为“畿辅”,所以河北大地又有“畿辅之地”或“京畿”的美名。
1、河北省的简称是什么,有什么来历吗?
河北省简称“冀”。那么,“冀”是什么意思?东汉时有一部推究事物命名由来的书叫《释名》,它在解释“冀州”这个地名的由来时这样写道:“其地有险有易,帝王所都,乱则冀治,弱则冀强,荒则冀丰也,”“冀”是个多义字,在汉语里有多种含义,其中有一义是“希望”的意思。在汉语的书面语言中,就有“希冀”、“冀望”、“期冀”这些词,
《释名》解释冀州这个名称的含义,就是在“希望”这个意义上使用的。“冀”在此是希望、希冀的意思,“冀州”就是寄予希望之州,那么,简称“冀”的河北就是寄予希望之地了。河北省的简称它的来历还包含着一段史话,古时候,有一位治水的英雄叫“禹”,人们尊崇他为“大禹”,又因为他是我国第一个朝代“夏”的开国君王,又称他为“夏禹”。
说到他,大家应该都不十分陌生,《大禹治水》现在还广泛流传于民间,在那这个时代,洪水泛滥,他治理洪水以后,划全国为“九州”。其中一州就是“冀州”,到了战国时代,《尚书》中有一篇地理著作叫《禹贡》,对这件事作了记载。“九州”中头一个就是冀州,河北这块土地是古冀州的组成部分,以后不少朝代都在这里设过冀州,所以河北就简称为“冀”。
河北省还有一个代称“燕赵”,那是因为在战国时期,七个强大的诸侯国争夺霸业,在现在的河北省境内,北有燕国,南为赵国,所以后世就以“燕赵”作为河北的代称。古时把国都附近的地方称为“畿辅”,所以河北大地又有“畿辅之地”或“京畿”的美名,现在,河北省依然作为首都北京的屏护,也常常被称为“畿辅之地”或“京畿”。
2、北京有哪些地方在历史上是属于河北省的?
楼主既然提到历史上,那么我们就来说说历史,这历史从什么时候算起呢?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版图上,河北从未属于过一个独立的行政区,也没有统一的名称,大部分地区一直属京师管辖。直到1928年河北省成立,所以河北至今也没有统一的方言,统一的文化与风俗习惯,统一的饮食口味,河北人对河北也不像其他省人民对本省那样有归属感。
西周春秋北京是燕国的首都时,河北地区还分属于燕国,赵国,中山国,魏国,秦汉,北京城做幽州治所的时候,河北还分属于幽州、冀州、并州。唐代北京城是河北道治所幽州范阳郡时,河北还在分属于河北道、河东道小部分,辽代北京为都城南京时,河北北部属于辽国南京道、西京道东部、中京道西部,南部属于北宋河北东路和河北西路。
金代定都北京称为中都路时,当时的河北还分属于中都路,河北东路、河北西路,元代定都于北京,改中都路为大都路,置中书省。辖有保定路(清苑)、真定路(正定)、顺德路(邢台)、广平路(永年)、大名路(大名)、河间路(河间)、永平路(卢龙)、大都路(北京)、上都路南部、兴和路南部、大宁路,而此时的河北分属于中书行省与河南行省。
明朝洪武初年建都南京,以应天府等府为直隶,将元大都改称为北平府,并在全国设一京十四省(后为二京十三省)。其中北平行省辖北平府、顺德府、保定府、大名府、正定府,而此时的河北分属于北平行省、山西行省、山东、河南行省。永乐十八年移都北京后,称北京为顺天府,改北平行省为北直隶简称北直,北直隶仍旧包含顺天府、顺德府、保定府、大名府、正定府五个行政区域,相当于今北京、天津两市、河北省大部和河南、山东的小部地区;直隶于南京的地区被称为南直隶,简称南直,相当于今江苏、安徽、上海两省一市,
清朝初年废二都为一都,去应天府,南直隶改称江南省,北直隶改称直隶省,辖境依旧。雍正、乾隆以后,逐渐在今河北省承德市、张家口市北部、内蒙古自治区西拉木伦河以南、辽宁省大凌河上、中游,西河上游以北和内蒙古自治区奈曼、库伦二旗等原蒙旗部分设置州、县,划归直隶省,辖境逐渐扩大,而明清时的河北仍分属于直隶、山东、山西、河南。
文章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