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学习中医养生内病外治的一些养生方式,既简单又好用。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越来越关注养生,下面就和大家聊一聊,什么是中医养生呢,中医养生保健有情志养生、节气养生、体质养生、食药养生、运动导引养生、经络穴位养生等诸多方面,最近在主编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养生适宜技术》,这也是全国高等中医药教育教材,供中医养生学等专业使用,从操作技术角度整理总结了针法调养技术(包括毫针、耳针、皮肤针、刺络放血、穴位埋线等)、灸法调养技术(艾炷灸、艾条灸、温针灸、温灸器灸等)、推拿调养技术(成人推拿和小儿儿推拿)、导引调养技术(八段锦、六字诀、易筋经、五禽戏、太极拳等)和其他调养技术(拔罐、刮痧、砭石、贴敷、熏洗等),并针对脏腑、气血津液、四肢脊柱、特殊人群、女性、儿童常见问题,详细介绍了以上方法的综合运用。

1、什么是中医养生?怎么养生?

什么是中医养生怎么养生

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越来越关注养生,下面就和大家聊一聊,什么是中医养生呢?第一就是以中医的理论为指导。以整体观为指导思想,以辨证施养为实践特点,第二就是以和谐适度为宗旨。养生保健,体现阴阳平衡,寓养生与生活之中,无太过无不及。第三就是以预防疾病和延缓衰老为核心,预防疾病是养生的首要任务。第四个就是以综合调理为原则,中医养生强调全面的综合的,防病保健,针对各种不同的特点,有的放矢进行养生,

2、想自学中医养生要怎么入手?

想自学中医养生要怎么入手

这个问题,可能难倒过很多人,绝大多数对中医养生有点兴趣的人,都在中医繁杂的名词浩瀚的典籍面前,望而生畏,知难而退。其实,中医养生并不需要背很多中草药中成药,不需要一定会摸脉,会背大段的汤头歌诀,这些都是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专门的去学,我们可以另辟蹊径,从学会刮痧入手,中医六法,砭,针,灸,导引,按跷,中药,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砭石刮痧。

刮痧的技巧和方法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了解经络的走向,每一条经络的对应脏器,什么样的症状要去疏通哪一条经络,这些是学会刮痧的根本,举例来说,常见的偏头痛,就是胆经不通,因为头疼的部位在头部两侧的胆经,这时候就要在全身的胆经找痛点,一般每一条经络都有自己最容易淤堵的部位,胆经最容易淤堵的部位,首先就是臀部的环跳穴,用刮痧板在这里刮拭,如果淤血很多,出痧很多,那么痧出痛止。

3、人们应该学习中医养生知识吗?

人们应该学习中医养生知识吗

我觉得人们太应该学习中医养生知识了,起码是对你和你的家人一种保护,我今年快70岁了,是1968年下乡的老知青,1970年3月我就开始当赤脚医生了,从当赤脚医生那一天起,我就看到了,有的老乡在做艾灸治疗。所以这么多年来,我虽然学会真灸,但是更多的是针灸艾灸同用,在针灸艾灸结合上,我体验到了它的神奇疗效。

尤其是艾灸在保健养生,提高免疫力,提高人体元气上,有着神奇的疗效,所以说学习中医养生内病外治的一些养生方式,既简单又好用。尤其是在这次疫情期间,我觉得中医的内病外治方法,尤其是艾灸的方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你在这期间隔3差5的艾灸一下百会穴,大椎穴,风池穴,神阙穴,足三里穴。坚持着在这段时间做艾灸保健,

4、养生才能保健。中医在养生保健方面具体都有哪些内容和方法?

中医养生保健有情志养生、节气养生、体质养生、食药养生、运动导引养生、经络穴位养生等诸多方面,最近在主编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养生适宜技术》,这也是全国高等中医药教育教材,供中医养生学等专业使用,从操作技术角度整理总结了针法调养技术(包括毫针、耳针、皮肤针、刺络放血、穴位埋线等)、灸法调养技术(艾炷灸、艾条灸、温针灸、温灸器灸等)、推拿调养技术(成人推拿和小儿儿推拿)、导引调养技术(八段锦、六字诀、易筋经、五禽戏、太极拳等)和其他调养技术(拔罐、刮痧、砭石、贴敷、熏洗等),并针对脏腑、气血津液、四肢脊柱、特殊人群、女性、儿童常见问题,详细介绍了以上方法的综合运用,

为什么要综合运用?任何一种方法,都有其适应症,亦有其禁忌症,有优必有劣,艾灸胜在体表刺激,面积大,温热舒适,可促循经感传;穴位刺血胜在针对某条经络,或某个部位,清热快速;刮痧胜在大面积透发,清热活血祛瘀;拔罐胜在走罐留罐闲罐抖罐排罐,罐罐不同,各有其效;耳穴胜在全息对应,迷走神经刺激;推拿胜在手法众多,点面线,天人地,渗透可调;小儿推拿胜在特殊人群的特殊应用;导引胜在自我调节与锻炼融为一体。


文章TAG:养生  中医  自学  入手  中医养生怎么学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