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财务总账的大概方法,供应链也就是库房这块,外账的操作也相对比较简单,也是倒着做,先做产成品出库,这块就是根据你实际开出的发票做出库,做完出库,跟着做入库,保持零库存。哪些票据能做外账?只要是正式的发票、或是财政部门监制的行政事业单位收据,都可以用来记账,但选用做外账的单据还需要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不要见票就做,还要把握每月每年的收入费用利润的一个度。

1、生产企业怎么做外账成本?

生产企业怎么做外账成本

外账核算先要确定所得税,所得税每季度交一次,但每个月都要确定好利润,这样季度利润才好控制。然后再算出多少成本,其实外账核算关键是要计算出成本数,因为收入是确定的,利润也是事先确定好的,期间费用也是根据全月有票的费用算出的,这样出多少成本就成了重中之重。其公式: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

再解释下每项,利润是先确定好的,营业收入就是根据当月你开出了多少票,也就是税控机里的销售额。营业税金及附加就是你交的教育税附加和城建税{城建税 教育税=(增值税 营业税 消费税)*10%},这样就差营业成本是未知的了,比如说,你这月利润想要控制在200万元,你的收入是1000万元,营业税金是20万元,期间费用300万元。

营业成本=1000-200-20-300=480万元,营业成本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营业成本就是你当月销售出库的产成品成本,产成品成本是由生产成本归集的,生产成本是由直接人工,直接材料,间接费用构成的,而直接人工和间接费用又能得到,这样就能确定本月要出多少材料成本了。营业成本=产成品=生产成本=直接人工 直接材料 间接费用(制造费用),

还引用上述例子,营业成本是480万元,人工费是100万元,制造费用(燃料,电费,折旧等)100万元,本月要出的材料=480-100-100=280万元。工业企业主要是以材料成本来控制利润,而商业更多的是用期间费用来控制利润,这里面需要注意的是,计算出来的毛利率不能大大低于同行业公司的平均值,否则,税务部门就会找上门来查个究竟,因此,要合理地确实多少收入做入外账,按照同行业毛利率情况,对上述计算的营业成本进行调整,这样,做出来的账比较客观,往往逃过了税务局的法眼。

否则,税务部门很容易怀疑企业存在大量的体外收入和体外资金,接下来就要控制增值税了,这个也是外账的重点,先要了解本行业的税负,如果行业的税负最低是3个点(所交的税除以销售额*100%),就不能低于这个最低值,否则税务局会来找麻烦的。如何查销售额呢?就是你本月开出的所有票,打开税控机,里面有本月销售额和税额,比如本月销售额为1000万元,那本月增值税额就是170万元,本月要交3个点的增值税,那就是30万元,

这样本月要抵扣的进项税就是170-30=140万元,你就找本月购买的材料的增值税专用票凑够140万元进项税录入总账即可。好了,说了大概的月末核算方法,现在说录入凭证,其实也就是分为这三大部分,一是收入的确认,就是你本月实际开了多少发票,开了发票就确认收入,不开不确认,二是材料采购,就是你本月购买材料收到的普通票,还有要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票做入总账。

三是费用这块了,这没什么太多要说的,就是见到发票做账即可,这是财务总账的大概方法,供应链也就是库房这块,外账的操作也相对比较简单,也是倒着做,先做产成品出库,这块就是根据你实际开出的发票做出库,做完出库,跟着做入库,保持零库存。然后就是采购入库,就是你总账入的那些材料,之后是材料出库,就是在总账上算出的材料出库金额,出够了就行了,多点少点没关系,用在产品调节。

2、会计行业的内账和外账,都应该怎么来做?

会计行业的内账和外账,都应该怎么来做

外账和内账,是大多数企业存在的真实账务情况,在现实中工作中普遍存在,内账一个企业真实的流水,大家都知道出纳是做流水账,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内账。就是说只要有钱的变动,经济业务的发生,我们就及时记录,比如没有发票原始凭证等等的支出,外账符合会计相关规定的费用成本支出或收入,凭票做账,下面就是大家都比较关心的相关问题啦~内账和外账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内账要记录少申报的收入以及对应成本、费用等,还有外账不允许列支的部分费用,比如白条,或者送礼的灰色支出什么的。


文章TAG:外账  外帐  成本  利润  企业  外帐利润怎么做  
下一篇